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市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盯重点环节,压紧压实责任,积极构筑纵向贯通、横向融合、校内校外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全力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精心培育时代新人。
多彩活动提高德育实效。去年,市教育局加强和推动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按照相关安排和要求,制定方案,评选出2022—2023学年度临汾市德育示范校20所、优秀德育工作者100名、新时代翩翩少年200名;在重大及重要节庆日开展红色教育、珍爱生命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市临汾籍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爱临汾 赢未来 情系家乡 筑梦未来”活动,通过参观临汾新面貌、新型产业基地,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思政教育增强育人成效。结合大思政课程理念,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教师开展全学科思政育人模式,评选出100节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立一体化发展共同体,增强社会大思政课育人成效。开展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讨会暨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开展思政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邀请省级专家亲临授课,深入推进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了跨区域、跨学段的大教研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同时推动各学段学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劳动教育助力校园建设。市教育局组织17个县(市、区)教科局台账式推进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建立劳动教育推进工作季报制度,逐项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劳动资源配置等工作,助力校园建设。自2022年以来,我市成功申报1所国家级劳动教育基地、7所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2所省级劳动基地。去年,在省教育厅开展的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及优秀课程视频征集工作中,我市4所学校获省级“劳动教育优秀课程视频”称号,襄汾县劳动教育试验区获“劳动教育典型案例”称号。
家庭教育打造成长“沃土”。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为学校和家庭搭建桥梁,开展家长培训、交流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生学习成长及在校内班内的各种成长过程,为学生打造成长“沃土”。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开展的“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践区”工作在临汾启动,全市各学校全部参加,并成立了临汾市教育系统家长学校中心教研组,制定家长学校教学计划,组织教研活动并指导各县及市直学校教研组开展工作。我市8个县(市、区)、市直中小学校的3600余名班主任接受了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专项培训。
“五老”人员筑牢思想根基。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根据各自特长,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与教育基地联动、与青少年联动等方式,走进校园为学生开展红色教育、珍爱生命等主题演讲,进而筑牢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教育青少年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五老”宣讲团为全市师生做报告20余场,受众达36.5万人次,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
心理健康教育护航成长。市教育局成立临汾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全市高中教师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为全市2万余名高一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评,从心理健康、学习准备度、性格类型和家庭教养风格四个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学习综合状态,帮助学校和老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举办两期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乡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大力提升了乡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沟通能力及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市委宣传部等15个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市各校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护航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