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讲好文物故事 传递文化魅力

2025-02-12 09:57: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做志愿讲解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给游客讲解文物知识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快乐……”春节期间,临汾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社会志愿讲解员,他们或是为参加社会实践而来,或是希望近距离接触文物,抑或单纯为奉献一份爱心,尽管初衷各异,但沉浸在场馆中,收获满满。

  “普及文物知识,讲好临汾故事”

  “丁村地处临汾市襄汾县,位于汾河中下游,几十万年前,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原始人生存繁衍……”2月3日是正月初六,市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志愿讲解员张君在“远古足迹”区域为游客们进行讲解。

  “观众不同,你的讲解方式也要有所变化。”作为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张君认为当讲解员和当老师类似,都是在普及知识,面对不同的人群需要有不同的讲解方式,让游客有兴趣、有共鸣。“比如接待年轻游客,你的讲解就要结合当下的热点,讲解内容要和流行元素相结合。而针对孩子,穿插成语典故、汉语知识互动,孩子非常喜欢,收获很多。”

  “临汾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作为土生土长的临汾人,我感到非常骄傲,我想做‘家乡的代言人’,把临汾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作为大学老师,张君在讲好课堂知识的同时,还会给学生们讲解文物知识,带领他们走进博物馆,让更多学生爱上文物,主动了解临汾的文明。

  2023年暑期成为市博物馆志愿者以后,张君总会趁着周末、节假日时间来做志愿服务工作。“春节期间游客很多,更需要我们志愿者服务。”张君坦言,其实一天下来挺累的,但是看到游客们听完讲解满脸笑容的模样,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未来,我还需加倍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尽最大努力普及文物知识,讲好临汾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临汾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文化。”张君说。

  “让游客了解临汾历史,感受临汾文化”

  1月30日,市博物馆安检处排起了小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临汾市博物馆的喜爱。“我们博物馆有志愿者免费讲解,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让他们带你们参观。”听到馆内工作人员的建议,几位来自运城的游客加入了志愿讲解员王小飞的队伍。

  “中国古代装饰文化中,云雷纹自始至终都是设计的母体,其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代装饰纹样,与其方圆协调、延绵不绝的象征意义有很大关系……”王小飞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讲解方法,她擅长把文物知识“故事化”,她自信的讲解方式,不断吸引游客靠拢过来,跟随她一同认识文物、了解文物。

  文物展览位置、文物外观特点、文物历史故事……王小飞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密密麻麻的文物讲解知识点,为了带给游客们更好的观展体验,王小飞会根据讲解情况及时增减讲解词。她解释道:“在讲解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生疏的知识点,有时候游客们会问到一些我还没有了解的内容,这些都需要及时记录,查漏补缺,不断学习。”一本本讲解词不止记录了文物,更是王小飞认真工作的缩影。

  “市博物馆为我提供了一个终身学习的大平台,带领游客了解临汾历史,感受临汾文化,让我从一个文物‘小白’变成了有一定文物知识储备的讲解员,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提升了我的讲解能力和应变能力。”说起做志愿者的收获,王小飞笑得合不拢嘴。

  “让游客爱上临汾,常回家看看”

  “铁佛寺的金顶宝塔,塔身精美琉璃浮雕,记录着这块土地上佛教文化的辉煌时刻……”2月2日,在市博物馆“千秋平阳”展厅中,铁佛寺的金顶宝塔以它独一无二的造型引得众多游客驻足凝视。人群中,志愿讲解员王新民正在兴致勃勃地为游客进行讲解。

  今年61岁的王新民已经从事了3年志愿讲解工作,讲解100余场,接待游客3000余名,得到了游客的一致认可。他对文物了解之深和热爱,让很多人以为他的日常工作可能与博物馆有着渊源,打开他的人生履历,却让人惊奇地发现,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企业职工,与博物馆丝毫不搭边。

  “加入市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团队之初,我是抱着对志愿者这一行业的崇敬与热爱。当时知道市博物馆要招聘志愿者,我当时就眼前一亮。”王新民说,“但要跨界成为一名讲解员,并不是一件易事。博物馆里那么多文物,我一点都不了解,所以真的就是一个从头学习的过程。”报名之后,王新民参加了培训,在考核通过后,在讲解员的指导引领下,他正式上岗。在讲解中,他不断学习,进一步丰富讲解内容,从一个文物“小白”成长为一名“老练”的文物讲解员。

  王新民曾为一对来自浙江的父女提供讲解服务,父女两人全神贯注地听完了全程的讲解。“我还记得,那个孩子当时正在选择考研专业,听完我的讲解后,她对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还告诉我自己对专业选择有方向了。”现在,王新民还时常会和这对父女交流文物知识,这些都是他当好一名优秀讲解员的动力。

  “作为一名临汾人,我将继续在市博物馆做好志愿讲解工作,把中华文明向游客娓娓道来,讲好家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临汾人的热情,让游客爱上临汾,常回临汾看看,用中华文明之光照亮志愿服务之路。”王新民自豪地说。

  记者 张文妍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