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时值春日,在我市多所中小学校园里,正掀起一股红色文化传承宣讲的热潮。学生讲解员们用清澈的童声、真挚的情感,讲述着一段段红色故事、家乡文化、校园历史,这不仅是简单的讲解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文化的传承,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讲述校园历史
“我们学校创办于1896年,许多仁人志士在这里播下了知识的火种。这张照片上的人物张振山,是我们的校友,是大革命时期,彭真同志在晋南地区发展的第一个共青团员、第一个共产党员……”4月1日9时许,走进临汾市第一中心学校校史陈列室,墙壁上挂满了老照片,展示着学校的发展历程。三(4)班魏泽颖一边指着照片,一边生动地讲述着。
在校园的文化长廊里,2409班讲解员王硕正在讲解剪纸艺术:“同学们,这是我们学校传承多年的剪纸艺术,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幅《雷锋》是我们九年级张潇予同学创作完成的,她用精湛的技艺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雷锋同志的敬仰之情……”一幅幅精致的剪纸作品,向大家展示作者的情感,同学们好奇地观察着,不时发出惊叹声。
“没想到学校里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这些讲解员讲得太好了,让孩子和家长们都对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前来参观的家长陈先生感慨道。
这些讲解员的讲述,就像一阵春风,吹遍了校园内外,掀起了了解学校、热爱学校的热潮,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为校争光的信心。该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基石,不断创新优化,持续为学生们搭建成长平台,让学生在临汾这片沃土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为家乡发展汇聚磅礴的少年力量。
厚植家乡情怀
“踏入铁佛寺的大门,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拉入时空隧道,回到了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岁月……”3月31日下午,在临汾市第一小学开展的红领巾讲解员活动中,六(4)中队队员郭晨煜的竞演讲述,点燃了队员们热爱家乡的火焰。
活动前夕,少先队员围绕临汾的风景名胜、传统文化、杰出人物等主题,深入文化场馆、非遗基地、历史陈列馆等地参观研学。在学校,竞演活动精彩上演。视频里,一位位小选手自信满满地讲述着自己的家乡研学之旅,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壶口瀑布的波澜壮阔、洪洞大槐树的移民故事、小西天的精美雕塑等,个个脸上洋溢着自豪的表情。
四(3)中队队员刘硕蕾在参与活动后兴奋地说:“以前我对家乡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这次活动让我真正走进家乡,我才发现临汾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让家乡变得更美好。”家长邢灵灵感慨万千,“自从孩子参加这个活动后,变得更加自信,对家乡充满热情,立志要为家乡作贡献,真的很感谢学校组织这么有意义的活动。”
此次“红领巾讲解员”竞演讲述活动,使队员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愈发浓烈。他们深知家乡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先辈们的拼搏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自己肩负着传承家乡文化、建设家乡未来的重任。因此,许多队员主动在日常生活中宣传家乡,有的走进各个场馆参加讲解,讲述临汾的魅力,更有队员立下志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家乡腾飞添砖加瓦。
传承革命精神
4月1日下午,临汾市解放路小学“红心向党·革命故事会”红领巾讲解员展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校园录播教室内座无虚席,老师、同学们都满怀期待。舞台上,背景是鲜艳的五星红旗,两侧悬挂着革命先辈的画像,营造出庄重而热烈的氛围。
“同学们,我们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可你们知道吗?在过去缺衣少食的岁月里,这是多少人遥不可及的奢望。而改变这一切的,正是袁隆平爷爷……”孙颢轩同学第一个走上舞台,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他的声音清脆响亮,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袁隆平爷爷的崇敬。台下的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地点头,表达对袁隆平爷爷的伟大贡献的敬佩之情。
接着是杜劭萱同学,她讲述的是刘胡兰的故事。“面对敌人的铡刀,刘胡兰毫无惧色,她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敌人:‘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杜劭萱的声音略带颤抖,情绪激动,仿佛自己置身于那个残酷的场景中。讲到动情处,台下许多同学的眼中闪烁着泪花,被刘胡兰的英勇无畏深深感动,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
“孩子们的讲述太令人感动了。”该校大队辅导员史婷说,“他们通过深入了解革命故事,不仅增长了知识,更传承了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将伴随他们一生,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这些讲解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种子。“今后,我们要鼓励更多学生加入到讲解员活动中来,让更多学生在讲述中成长、在传承中前行,让红色基因、文化基因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中延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市第一中心学校校长亢建波说。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