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校园足球运动发展侧记

2025-07-03 09:09: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午后的阳光播洒在市第二幼儿园的草坪上,三岁的朵朵踮着脚尖,把贴满彩纸的足球往“怪兽嘴巴”形状的球门里推。“进啦!”她拍着小手蹦跳,脸颊的红晕比足球上的贴纸还要鲜亮。从稚气未脱的萌娃到意气风发的少年,足球像一颗跳动的火种,在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的绿茵场上点燃着不同的成长故事。

  “足”梦童趣

  “小足球,圆溜溜,跟着宝宝走……”市第二幼儿园的足球课总在儿歌中开场。6月30日,大班教师陈佳鑫蹲在草坪上,手里转着足球,身后20多个孩子正踢着球练习“小猫走路”。五岁的豆豆突然举起沾满草的手:“老师,我的球想当小兔子!”陈佳鑫笑着点头,于是一群“小兔子”抱着足球蹦向终点线。

  作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该园以“和美文化”为理念,研发了一系列足球游戏课程,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足球乐趣,增强体质。老师们把踢足球的基本动作藏进游戏里,“小动物运球赛”中,孩子们弓着背学螃蟹横着挪,在笑声中掌握控球技巧;绘画活动中,孩子们用手印当太阳,脚印作跑道,在画布上创作“我的足球梦”;绘本课《足球小将》读到激动处,总会有孩子学着主人公的样子踢起足球。

  一年一次的“足球嘉年华”活动更是该园的盛事。5月中旬,幼儿园操场上飘着彩色气球,爸爸们穿着队服,和宝贝们手拉手完成“足球接力”。张女士看着女儿第一次独立把球踢过障碍,眼眶微微湿润,“平时总觉得她还小,今天才发现她能跑得这么稳。”场边的记录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爸爸是超人”,勾勒出了一道温馨的风景。

  “我们不执着于教孩子踢球的技巧,只专注于点燃他们对足球的热爱。”园长贺琼指着足球文化长廊里孩子们的足球主题画说。那些用蜡笔涂成绿色的草地、长着翅膀的足球,正是足球梦最本真的模样。

  “球”动童心

  6月26日,下午最后一节课铃声刚落,尧都区解放路第二小学的足球场上就热闹起来。足球社团的队员们正围着教练复盘。“刚才那次防守,是谁没回位?”教练的声音刚落,5号队员红着脸举起手:“是我,我想抢球忘了位置。”教练没有批评他,反而问大家:“如果打仗时哨兵跑了,会怎样?”孩子们齐声回答:“阵地会丢!”

  这正是该校足球社团“以球育德”的缩影。在足球训练中,老师把规则意识藏进细节:赛前必须列队敬礼,赛后要和对手握手,哪怕赢球也要保持谦逊。四年级学生李子轩曾因犯规哭鼻子,如今却会主动提醒队友:“别用手碰球,会犯规的。”

  足球社团的训练场上,藏着最生动的合作课。去年校际联赛,该校球员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替补队员主动给主力递水:“你们先歇会儿,我们顶上!”最终逆转获胜,全队抱在一起欢呼,连平时总闹别扭的两个男生也互相拍了拍肩膀。“现在班里分小组做值日,孩子们会像球场上一样配合、分工,卫生打扫得既快又干净。”四(2)班班主任李灵枝笑着说。

  校园里的足球文化墙,像一本摊开的成长日记。墙上贴着社团活动的照片:有队员互相系鞋带的瞬间,有雨中训练时共撑一把伞的背影……教导主任贾宁宁指着一篇略显稚嫩的观后感,上面写着:“看到队友摔倒时,比自己进不了球还着急,这就是足球教给我的——要学会关爱他人。”

  “足”圆梦想

  傍晚7时的临汾三中足球场上,高二(7)班学生孙琳喆助跑、起脚,足球划过一道弧线撞入网窝。他甩了甩沾着草屑的球鞋,汗水混着笑容淌在脸上:“过几天参加市里联赛,这脚任意球必须拿下!”场边啦啦队喊着“加油”,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这是该校校园足球最鲜活的一幕。

  这片草坪上藏着20多年的足球故事。1996年建队时的泥土场,如今已是更换过两次草皮的标准场地。教练梁尧庆蹲在场边整理战术板,袖口还贴着在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培训时的纪念徽章,“当年在法国学到的,就是让孩子先爱上奔跑。”身后,高中队员们正分组对抗,24人的队伍里,既有一级运动员,也有刚入队的新人,拼抢时的喊声震耳欲聋。

  校园里的足球从不止于竞技。初二五人制联赛的课间,队员们会抱着球鞋冲进教室;高二年级的“文理科大战”上,女生点球大赛的欢呼声比男生比赛还响。去年“校长杯”决赛遇雨,替补队员打着伞给观众递热水,双方教练赛后鞠躬的画面,成了全校流传的表情包。“以前觉得踢球耽误学习,后来发现练反应力对解数学题有帮助。”高二年级队员任奕琳的错题本里,夹着球队夺冠的合影。

  球队的荣誉墙藏在该校体艺中心走廊里:五次市赛冠军、三次省赛亚军的奖杯旁,贴着刘汉韬、许兆琳等如今在北京体育大学就读的学生的照片,还有温军峰执教女足、赵鹏担任恒大青训教练的报道。但更动人的是训练日志里的句子:“去太原比赛,对手教我踢香蕉球。”“给留守儿童当教练,他们的笑声比进球声还好听。”

  暮色渐浓,训练结束的哨声响起。队员们并肩走出球场,球衣后背的号码在灯光下闪着光。从1996年的泥泞场到如今的专业草坪,从梁尧庆的法国笔记到学生们的错题本,足球早已不是简单的运动——它是少年们奔跑的弧度,是班级凝聚的温度,更是临汾三中写给青春的,最热烈的注脚。

  夕阳西下时,临汾各校的足球场渐次安静。幼儿园的小足球被收进彩虹收纳箱,小学的战术板上还留着歪歪扭扭的记号,中学的球门网上沾着晚霞的金边。从把足球当玩具的孩童,到懂得团队协作的少年,足球在这片土地上早已超越运动本身——它是儿歌里的韵律,是作业本上的整洁,是错题本里的坚持,更是无数的成长故事。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