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亲子猜画解锁心灵密码、环保绘本演绎“垃圾桶奇遇记”、萌娃小厨做出创意料理……这个暑期,尧都区多个社区开设公益课堂,化身“成长乐园”,开展精彩纷呈的趣味活动。欢声笑语中,亲情持续升温,知识悄然传递,能力萌芽生长,一曲童真与成长的协奏曲,正为孩子们点亮多彩假期,让成长之路绽放绚丽色彩。
猜画默契考验 亲子心灵解码
“爸爸加油!我们肯定最默契!”8月8日晚,尧都区水塔街道办事处汾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默契大考验”亲子猜画活动拉开帷幕,孩子与家长背对而坐,执笔共赴一场心灵对话。
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率先化身“秘密画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在画纸上肆意驰骋:冰箱变身“零食守卫机器人”,台灯化作播撒光芒的“小太阳”,蓬松的“小狗云朵”尾巴卷成问号,仿佛随时要跃下云端……“我的怪兽有彩虹翅膀!它专门吃噩梦!”充满童趣的话语引来阵阵掌声。
随后,角色奇妙互换环节开启。孩子们升格为“小指挥家”,绞尽脑汁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画作;家长们则成了专注的“执行者”,努力猜想孩子描述的内容。“怪兽头顶是螺旋角!”孩子焦急比划,妈妈笔下却诞生出可爱的“甜筒角”,引得满堂善意欢笑,这也成了亲子间彼此靠近的温柔信号。
待所有家庭完成画作后,父亲李自强举起儿子设计的“太空垃圾清理车”恍然大悟:“以前只当儿子是涂鸦,今天才读懂他保护地球的梦想!”“一幅绘画,往往是孩子传递给成人的一封‘心理来信’。”全程驻足观察的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赵文菊深有感触:“当家长俯身倾听孩子讲解画作含义,教育的温度已在其中流转。”
亲子猜画不只是一场游戏,更是家庭关系发展的引擎。它让孩子练习精确表达,让家长学会深度倾听,在激发孩子想象力与表达能力的同时,增进家长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成为连接亲子心灵的桥梁。汾泽社区以一支画笔为媒,巧妙破译童心密码,让理解与支持在家庭间无声流淌。这堂生动的心灵成长课证明:娱乐与教育,本就可以在爱的调色盘上完美相融。
绘本故事阅读 启蒙环保意识
8月7日上午,尧都区妇联和尧都区鼓楼西街办事处复兴社区联合举办的亲子阅读公益课堂温馨开启。社区亲子家庭在书香与创意交织中,共度了一段寓教于乐的绿色时光。
“清晨,阳光洒满大地。公园里,垃圾桶们排排站,抬起头来晒太阳……”绘本故事《挑食的垃圾桶》在老师生动的讲述中,让垃圾桶被赋予鲜活个性——可回收物是个“小馋猫”,唯独“嫌弃”有害垃圾。孩子们瞪大眼睛,随着情节起伏发出惊叹:“原来垃圾桶也要区分‘食物’。”“电池不能乱扔,不然垃圾桶会‘肚子疼’。”这本充满童趣的绘本,巧妙地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故事,让孩子们轻松掌握环保知识。
随后的“垃圾分类我知道”亲子手工环节,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兴致勃勃地制作分类卡片、辨认不同标识,认真地将画着果皮、塑料瓶、旧电池等图案的小卡片,投入自制的“迷你分类桶”中。小手不停忙碌,现场笑语不断,“我知道旧报纸要放进蓝色的‘可回收物’桶里。”小朋友李思颐兴奋地向爸爸分享新学的知识。
“我们之前对垃圾分类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家长李江说,“和孩子一起参加这次活动后,不仅孩子懂得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我也跟着学到了不少相关知识。”正如老师宋鹏芳所说:“亲子阅读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塑造与亲情的滋养。通过《挑食的垃圾桶》这样生动的载体,我们把绿色生活理念,以孩子喜爱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根植于家庭日常之中。”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在亲子互动中有效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让环保意识从家庭中萌芽,为创建更清洁、更美丽的社区环境,注入了童真的力量。”复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攀说。
厨艺趣味比拼 劳动促进成长
“我最爱吃尖椒土豆丝,今天特意和奶奶一起做了这道菜与大家分享!”8月16日,尧都区车站街办事处车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一场“小小厨师”厨艺成果展评活动在此开启。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自豪地端出在家精心烹制的拿手菜。展台上瞬间色彩缤纷:番茄炒蛋色泽鲜亮、凉拌黄瓜清爽诱人、醋溜土豆丝香气四溢……每道菜都带着家庭厨房的质朴温度,凝聚着孩子们的独特心意。
评比环节最为热闹。社区辅导员担任评委,一边认真品尝,一边聆听孩子们分享创作过程。9岁的郝轩辉笑着介绍:“为做好这份火腿肠煎蛋,我在家练了好多次。”他的作品不仅造型别致,口感也得到大家的认可;12岁的安涌琦则说:“奶奶教我买什么样的辣椒、怎样切肉,才做出这盘辣椒炒肉。”看着色香味俱全的菜品获好评,他喜笑颜开。
“孩子们的独立、责任感和创造力太让人惊喜了!”社区志愿者张效敏感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贾海燕说:“烹饪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责任担当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好方式,社区将推出更多此类亲子实践活动,让教育融入生活点滴,为孩子们的成长添上精彩的一笔。”
记者 郭秀婷 实习生 赵俞翔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