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老师早!”“小朋友们早!”10月20日清晨,临汾市第二幼儿园的大门缓缓开启。值班教师亲切地向小朋友们问好,孩子们蹦跳着扑进老师怀里。这所创办于2012年的公办幼儿园,以“和美”文化为魂,在园所环境、教师团队、幼儿培养上下足功夫,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成长的美好。多年来,该园先后荣获临汾市“平安校园”创建先进单位、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临汾市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地等荣誉称号,被评为2025年临汾市“优质学校”。
园所:让每个空间都充满温度
走进幼儿园,色彩明亮的户外环境便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在该园标准足球场上,几个孩子正跟着老师练习传球,小小的身影在绿茵场上奔跑;旁边的拓展乐园里,有的孩子在攀爬架上挑战自我,有的在沙池里搭建“城堡”。“每天保证孩子们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是我们雷打不动的规定。”负责体育教学的许老师说,“这片场地不仅能锻炼孩子的体能,更能让他们在合作游戏中学会分享、懂得包容,这正是‘和美’文化的核心所在。”
走进教学楼,每个班级的“和美标识”各具特色:小班门口,张贴着孩子们的全家福,灿烂的笑脸饱含对家庭的热爱;中班的展示区,亲子共同制作的节日节气作品精巧细致,彩泥装点的“中秋”、银杏叶拼贴的“秋分”,让传统文化变得可触可感;大班的陈列架上,“植物生长日记”按日期摆放,从小草萌芽到小花绽放,孩子们用图画和简单文字记录着生命的旅程。
教室内,拼插材料、布艺玩偶、科学实验套装整齐排列,窗台上的多肉植物旁,贴着“照顾小植物”的值日表。这些物品不是固定的摆设,而是随课程动态变化、陪伴孩子们成长的伙伴。建构室内,老师正带领孩子们用木质积木搭建“和美小屋”,在拼搭、协作中,孩子们潜移默化地理解“和”的含义。
“我们希望孩子抬头所见皆有教育,低头所触皆有温度。”园长贺琼指着长廊尽头的“足球明星墙”介绍。墙上,孩子们参加足球比赛的照片格外鲜活——汗水浸透的球衣、奔跑中扬起的衣角、进球后灿烂的笑容,这些照片不仅定格了孩子们在运动场上的欢乐时光,更让“坚持”“协作”的种子悄然发芽。
教师:用专业与热爱守护成长
每周四下午,幼儿园的教研室总是格外热闹——这是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分管教学的王园长正带领老师们围绕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手里的《“和美”课程实施方案》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修改意见。老师们共同分析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室里,刚入职两年的郑老师正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她声音温柔,时而语气俏皮,时而邀请孩子上台互动。“我刚入职的时候特别紧张,是园里的‘骨干先行——反刍培训’机制帮了我。”郑老师说,“带教老师手把手教我设计活动,还让我跟着听了一个月的课,现在我也能独立开展特色课程了。”像郑老师这样的年轻教师,在幼儿园还有很多。幼儿园不仅为她们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还鼓励大家参与各类教学竞赛、技能比武,全方位搭建成长平台。目前,已有近10名教师先后获得省、市级“优秀教师”“保教能手”称号,一支专业过硬、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除了教学能力,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幼儿园的重点任务。幼儿园打造了师德师风文化长廊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每个教室门口、每位教师的办公桌前,都张贴着教师自己撰写的“育人初心”卡片。幼儿园还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宣教活动,帮助教师不忘初心,践行教育家精神。
幼儿:在快乐美好中健康成长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和美小主播’,接下来为大家播报天气情况……”周五上午的“和美广播”时间,大班的轩轩正拿着话筒自信播报。这个曾经害羞内向的孩子,如今不仅能主动表达,还经常在班级活动中带领小朋友们完成任务。“刚入园时,轩轩连说话都不敢大声。”轩轩妈妈欣慰地说,“幼儿园的活动让他成长了许多,足球嘉年华让他学会了坚持,文化艺术节让他找到了自信,现在回家还会主动和我分享幼儿园的趣事。”
在中班的“劳动小能手”活动现场,孩子们正分组整理玩具,有的负责分类、有的负责擦拭,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每个孩子都非常认真。洋洋一边把积木放进收纳盒,一边说:“上次我和明明因为一块积木吵架了,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和’就是要互相谦让,现在我们是最好的朋友。”这样的场景在幼儿园随处可见,从“思政育幼”的红色故事课,到“运动育幼”的亲子马拉松,孩子们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将“和美”根植于心。
离园时分,孩子们排着队,挥着小手和老师告别。“明天见,老师!”“老师,我明天要带小番茄和小朋友分享!”夕阳下,孩子们的笑容格外灿烂。“看到孩子们每天开开心心来园,自信快乐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园长贺琼望着孩子们的背影,眼中满是欣慰,“我们会继续深耕‘和美’文化,让幼儿园成为更多孩子成长的摇篮,不断实现‘阳光下快乐成长,创新中体现价值’的办园目标。”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