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的场地按照统一式样布置门面,设有免费看书和租借区域,有专门的书架、书柜和看书的桌椅。
出版物配置主要包括适合当地群众阅读的“三农”读物、时政法律、医药卫生、计划生育、家电以及生活常识、科社文学、少儿读物等方面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每个书屋配备图书不少于15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音像制品不少于30种,每天开门时间不少于6小时。
为了使农家书屋切实服务“三农”、方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的文化大课堂。我市以书屋为载体,面向广大农民群众、青少年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采取实用技术培训、专题讲座、心得交流、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组织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读书活动,培养农民群众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同时,我市还对书屋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培训,使其达到熟悉出版物有关业务、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并将其纳入村务公开范围,对政府投入配送的出版物登记造册,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严防非法出版物进入书屋。对现有的各部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开展的农民书屋、农民科技书屋、流动书库以及其他各种书屋、图书室等类似项目加以利用,给予必要的补充和完善,整合成新的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市县(区)为主,省级扶持,支持多种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参与。积极鼓励社会捐助,通过冠名、通报、表彰等各种有效的措施,引导鼓励国内外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捐建,支持农民群众自己筹建。(记者 张玉萍 工力)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常富顺在政协会上:全面振兴我市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