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查情况来年,我市民办教育蓬勃发展的势头总体是好的,其中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办学特色、教学质量高的品牌学校。可以说,民办学校在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超常规的改善,部分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平分秋色。
近两年来,民办教育整合运用了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出现了一批高起点、大规模、占地超百亩、 投资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民办学校,部分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我市民办教育发展中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如:平阳中学、同盛中学、新英中学、先成中学、光明中学、清华园中学等,这些学校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中高考成绩连年攀升。
二是全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门类的办学体系。
全市现有民办中小学268所,涵盖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成人等各个阶段的教育,成为全市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中阶段54所,在校生23545人,占全市学生数的27.5%;职业高中23所,在校生6977人,占全市学生数24.7%;初中50所,在校生33875人,占全市学生数的16%;小学44所,在校生27978人,占全市学生数的6.83%,;幼儿园95所,入园人数1.17万人。全市民办学校共有教职员工10623人,其中教师8366人,专任教师7020人。民办学校占地总面积达510.5万平方米,社会各界用于民办学校的投资达13.3亿元。
三是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是民办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了解的情况看,凡是政府扶持的县市,民办教育都得到规范迅速发展。如翼城县委为了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了相关教师扶持办法,对民办普通中小学选聘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地优秀骨干教师,由县上统一备案,承认其公办身份,并由县财政按国家规定档案工资的25%给予差额补助。在民办学校任教五年以上的民办教师,可按比例择优录用为公办学校任教。这些办法的出台,为民办学校发展稳定了师资队伍。
四是民办教育的发展,弥补了政府教育投入的不足,为教育引入了竞争机制。
民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政府办教育的负担,同时也改变了政府包办教育的单一教育模式,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的人对教育的需求。
虽然民办教育发展蓬勃兴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制约民办学校生存发展的问题依然不少。社会上不少人对民办教育仍存有偏见,对民办教育的管理要么加以限制,要么不闻不问,鼓励扶持少,有一些职能部门对民办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使民办学校耗尽精力,穷于应付。民办学校自身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民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不正确、日常管理不规范、招生难、生源差等情况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全市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相关法规为依据,继续贯彻落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推动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着力营造民办学校公平宽松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民办学校自身要全面提升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水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实现教学效果优质化和管理规范化,不断提升自身的内涵和实力,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报记者 郭璞)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浮山中学被评为省级示范高中
下一篇: 优化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