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的孩子实施犯罪行为时,不知道是违法犯罪
法律专家问北京市某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你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吗?”
戴眼镜的白净孩子摇了摇头。
“那你们上过法制教育课吗?”孩子又摇摇头。
“199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小宪法’,但是学校的好多孩子不知道。法庭上还是孩子的审判对象,很多还不知道有这个法。”著名的“法官妈妈”、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尚秀云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1/3少年犯不知在犯罪
16岁的刘小超身材瘦弱,说话慢声细语,却是一个10多次抢夺同龄人财物、打伤同学的少年。
云南省某派出所民警将他抓获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甚至语出惊人,说他也曾被同学抢过,可他没有报告老师、家长,而是自己悟出了“道理”:“只有自己也去抢人,别人才不敢来抢你!”
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的刘雅清处长指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率还处在上升趋势,“在高位上有升有降,暂时没有看出下降的趋势”。
尚秀云说:“2006年以来,我们(指尚秀云所在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记者注)每年有400多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每年400多个孩子啊。面对这些失足的孩子,作为一个少年法庭法官心情真的非常沉重。这些正处在青春花季的孩子就犯罪,就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判刑,这都是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据一项对全国十个省市未成年人犯罪者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34.9%的孩子实施犯罪行为时,“不知道这是违法犯罪,也不知道会受惩罚”。
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犯罪者中在学校上过法制教育课的占43.4%,普通中学生约占73%。“这两个群体非常显著的差异是,普通中学生对法制教育课的积极评价远远高于犯了罪的孩子。”关颖说,71.4%的普通中学生认为“这种课程很有用,知法才能守法”,而未成年人犯只有17.7%这样认为。
“法制教育缺失和效果欠佳,造成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不知道法究竟是什么,不清楚底线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用法律保护自己。”关颖说。
“把这几年全国犯罪的孩子一统计,太令人震惊了,我们正站在争夺青少年、保卫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战线上。”参与编写我国首部《未成年人保护法》漫画《陶德历险记》的儿童题材影视作品资深编剧吕明明说。
法制教育不是吓孩子
法制副校长在学校法制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兼职法制副校长缺乏培训。关颖在我国西部地区调研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情况时,一位兼任当地中小学法制副校长的警官,穿着警服给孩子讲法制教育课,上课时说:“你们吃名牌、穿名牌,枪毙站在头一排!”
“这实际是一种恐吓教育,吃穿名牌和枪毙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所以我们的法制教育是有缺陷的。因为这位法制副校长所接触的都是犯了罪的孩子,他拿教训那些孩子的口吻和理念吓普通学生,能达到什么效果呢?孩子对法律的抵触、逆反心理就出来了,这对我们的普法非常不利。”关颖说。
多个领域的专家指出,目前主要以学校为载体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有缺陷”。
“中国打击拐卖第一人”、公安部调研员祝燕涛说:“我到一个学校问法制副校长:你们有没有一本针对儿童的、比较统一的书?他说没有,说他们就讲案例。”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姚建龙去学校讲法制教育课,印象最深的是上课前校长对他说:“你要吓吓这些小孩。”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书籍成摆设孩子不看 儿童阅读现状令人堪忧
下一篇: 凯恩英语关门事件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