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招生大骗局”

2010-07-16 08:0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根据你的高考成绩,经审核批准,你被录取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学习,请于8月25日至9月15日来院报到”。几天前,家住五一西路的小周接连收到了寄自北京科技大学和西安翻译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对此小周也是一头雾水,当初自己根本没有填报这两个学校,不知何故通知书竟会自己莫名而来。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小许、小周这样每年中考、高考结束之后,没有填报过志愿却“飞”来“录取通知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招生骗局伎俩多


不难发现,除了提前收到录取通知书外,“花钱上名牌”、“有内部指标”、“有朋友认识招生办”、“自主招生”、“我就是招生办的老师”等假话竟让许多考生和家长信以为真。同时,利用网络进行高考招生诈骗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消息或网络发送一些“低分也可上本科”、“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等等虚假信息,频繁变换伎俩现身,使得很多考生和家长因高考分数不理想而“病急乱投医”,在招生骗子面前失去了最基本的辨别能力。另外,一些学校有意模糊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差别,说自己介绍的学校发放的文凭是国家承认的,而实际上这所学校很可能就是某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网络学院。
面对种种高考招生骗局,考生和家长要保持警惕,避免上当。有关专家也建议,广大院校及招生考试有关单位,要加大对于招生规定、咨询查询方法以及监督机制的宣传,令招生过程真实透明。

提高警惕抵诱惑


市招考办工作人员还提醒考生,千万别相信机动名额、内部指标、计划外招生等虚假信息。当接到录取通知书后,首先要看是不是自己填报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凡省内院校在录取通知书上盖有录取院校和省高等中专学校招生委员会录取专用章;省外高校仅盖有录取院校公章。如果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不是自己所填报的院校,可到招生部门或毕业学校查询确认。如果自己的成绩未上线,查询无果,那么考生手中的录取通知书多半有问题。广大考生家长可通过教育厅门户网、教育考试网以及省统一许可的有关声讯信息台进行免费查询、核对真伪,如果网上一时查不到,应到当地招生部门当面咨询,以防上当受骗。网上录取后,需缴纳的所有费用都在入学报到时直接缴给学校,或是通过银行汇至学校指定账户,接收录取通知书时无须向任何人或单位缴纳任何费用。


记者手记:

近年来花钱上学上当受骗的事情不胜枚举。广大考生及家长、特别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对不是通过正规途径进行录取的院校一定要提高警惕。我们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将准考证和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交给任何中介组织和个人,要通过正当渠道了解招生信息,不要轻信中介及个人的宣传。如果发现招生骗子,应主动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举报。

(记者 闫璟 工力 实习生 张凯鹏)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