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乡宁县首部记录农家发展变迁的“史书”一面世,就受到贤达、志士学者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既是一部郑家家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的变迁史!”
一个多年的心愿
乡宁十里铺郑氏,祖籍吕梁石楼,明代洪武年间迁到乡宁,迄今已历26世。郑家祥是郑氏第23世,1952年出生于乡宁县昌宁镇十里铺村,兄妹6人。
盛世修史是中国人的传统。由于郑氏族谱已被70多年前日寇侵略的战火焚毁,郑家祥便有了重续家谱的念头。
2007年深秋,临近花甲、怀父思母心切的郑家祥与哥哥郑端祥、弟弟郑全祥相聚十里铺村的祖屋,把自己想写部家谱的真实想法告诉了他们。饱经风雨沧桑的三兄弟谈论自己的家世,回想起他们英年早逝的父亲和一生多难的母亲,不由感同身受,一致同意这个想法。三人做了简单分工,分头行动。
郑家祥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技校生,弟兄三人数他读书最多。因为父母早逝,与父母同龄的人大都作古,现在尚存的也寥寥无几,并且年事已高不便言谈,这对材料的收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郑家祥在表弟乔汉民(艺涛)的大力协助下,兄弟姊妹几个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上太原、下西安、奔河津、到稷山、赴韩城,遍访亲属及相关知情人,花了一年多工夫进行调查、拍照、询问,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编撰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郑家祥说:“《家庭档案》历经收集、编撰、修改、刊印4个阶段终于出版面世,了却了我们多年的一个心愿,我心里感到很欣慰啊!”
一部原生态家史
“洋洋二十万,历历九大编,辑录四代人,涉及近百年。”是对《家庭档案》的高度概括。
郑家祥介绍说,《家庭档案》真实地记录我父亲的辉煌人生,母亲的艰辛历程,收集了我辈姊妹6人艰苦创业的史料。它集中反映了我族四代从1916年到2010年共95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图文并茂,史料详实,弥足珍贵。
《家庭档案》分为四大部分,即序、家庭人物惠绩、附录和后记。其中第二部分为核心内容,由父辈、吾侪、妯娌风采、子女们、新一代、艺苑花絮、文稿撷登、大事略记、图照说史等九大编组成。它层次分明,一目了然,包罗万象,有记载郑氏父辈及子女们成长之路的文字;有记载族人工作足迹的工作照片、荣誉证书等;有展示各个时期生活片段的珍贵照片。
记者认真翻阅了《家庭档案》,上面清晰地记载着:郑家祥父亲郑炳彦善于审时度势、精于运筹,生意曾做到并州、秦川、京津等地,是当时的名商巨贾。他发达后不忘乡里,广济慈善,办学校、扶贫困、惠泽乡里,在乡宁一带家喻户晓。郑家祥弟兄三人秉承其父的做人风范,自幼发奋图强,艰苦奋斗,都取得了骄人业绩。老大郑端祥守父业,独领田园风骚,历任村干部14年,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老二郑家祥在太原工作期间,几十年如一日,利用自身的便利为家乡父老在太原出差、求学、看病、就业提供食宿方便,只图付出,不图回报,每年无偿付出数万元,为此“太原乡宁同乡联谊会”创立时,大家一致推选他为会长。同时,为了能让身在外地的乡宁人吃上地道的家乡菜,他还在太原开了一家名为晋宁水席餐厅,这里渐渐成了乡宁人在太原的一个“家”。老三郑全祥是一位杰出的民营企业家,事业有成后斥巨资为家乡修路、通电,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并重建了全祥希望小学。2004年,为感谢乡亲们多年来的帮助,郑家祥姊妹6家43口人一起回故乡过年,宴请众乡邻,并给贫困户送去慰问金……整部《家庭档案》自始至终传递着“富了不忘家乡人”、“奋斗才能生存”的家族理念,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一笔宝贵的财富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繁荣于唐宋,兴盛于明。《家庭档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家谱的一个特殊载体。
2010年5月,郑氏《家庭档案》一问世,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家庭档案》一书缅怙恃、载吾侪、录儿孙、摘世絮、撷文稿,堪为郑氏家族一笔宝贵财富。此书的修成必定激励郑氏后裔‘世继嘉风’,一代更比一代强!”省展览馆党委副书记王国华这样说。
省林业干部学校副校长闫世杰认为,《家庭档案》这本书,有骨头有肉,有思想有理论,有观点有方法,有孝道有精神,有灵魂有生命,是家谱史上的总结和发展,是家谱的升级版。它是郑氏家庭最可宝贵的、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特色的精神文明财富。
乡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发志说,家庭档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对今后农村提倡孝道、构建和谐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出这本书的意思一是对父辈不忘其孝道,二是对个人不忘其历史责任,三是对后代不忘留有诲诫。”郑家祥说,“下一步,我们计划建一个家庭档案馆,把搜集到的有关家族的图片、资料、实物等陈列其中,供大家参观学习,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教育后人继承发扬祖辈的优良传统,多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便于所有郑氏家族成员对家谱进行‘续集’,把郑氏家族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大力传承农村家庭文化
这部书被人称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通百姓家族不寻常的发展史缩影,是一部对子孙后代大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郑家祥编著《家庭档案》可谓用心良苦、雅意深远。
家庭档案对社会来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历史的缩影,我们从中看到了郑氏家族的兴衰发展。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所形成的档案,不仅较全面地记载了一个家庭的社会实践和家庭事务活动的情况,而且真实地反映了整个局部地区的历史面貌,这些微观档案是研究本地区的历史状况、制定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编写地方史志难得的素材。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做个有心人,注重收集家庭生活的点滴,让它在见证历史的同时,记录下社会的变迁,把更多的优秀家庭文化传承下去。
记者 田青松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