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十余支天塔狮舞代表队奔赴全国各地表演

2011-02-24 08:3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郑少婕)从去年农历腊月廿四开始,襄汾县陶寺村相继有天塔狮舞、舞龙、舞狮和踩高跷等10余支代表队近500人分赴河南、北京、山东等全国各地和繁峙、左权、高平等省内各县市演出,有6名龙狮教练赶往乌鲁木齐、拉萨、武汉等地传授技艺。目前,演出订单仍络绎不绝,预计收入将超40万元,其中,身怀数技的农民艺人近10天的演出收入可达6000余元。村民们高兴地说:“天塔狮舞不仅让咱走遍了全国、锻炼了身体,还鼓起了咱们的腰包,真正成了一项富民兴民的文化产业。”
春节期间,该村有30支舞龙表演队、舞狮表演队应邀参加了多场社火表演;同时,由30余名农民组成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塔狮舞”演出队,代表襄汾县参加了“祥和临汾”2011年元宵社火表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天塔狮舞”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舞狮演变而来,始于隋,盛于唐,历经宋、元、明、清各朝,久盛不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劳动人民欢庆丰收、迎春接福的一种喜闻乐见、世代相传的独特娱乐形式,以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点被誉为“华夏一绝”。演出时,表演者在15层高板凳叠垒起的“天塔”上表演“福从天降”、“水中捞月”、“瑶池摘星”等舞狮特技,让观众大饱眼福。
近年来,“天塔狮舞”代表性传承人、该村村党支部书记李登山带领陶寺村广大群众继承传统舞狮技艺,创新狮舞表演形式,发扬民俗文化魅力,使“天塔狮舞”这一民俗文化得以科学传承。同时,通过积极参加各地演出、承揽舞龙舞狮技艺培训和制作出售演出道具等多种途径,推动这一民俗文化实现产业化发展。2010年,该村共完成各类演出上百场,培育演出新人200余名,向西藏、湖南、河北等全国各地出售龙、狮道具30余套,年收入超百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天塔狮舞”的知名度,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