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琦正在聚精会神地创作。 资料图片
一
去年11月5日,给赵国琦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天凌晨,曾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祖父赵大勇,安详地闭上了双眼。赵大勇流连于平阳木版年画的鬼斧神工里60余年,一直被称为“平阳木版年画的活化石”。
“活化石”的称谓可不是随便封的,这缘于赵大勇编写出版了《尧都平阳与尧舜禹》《平阳木版年画选》《平阳新年画选》等八部书籍,并创办了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馆中收藏了大量的年画精品,被许多国内外的媒体争相报道。他甚至不顾年老体弱,整日为了这一濒危的民间艺术四处奔走、呼吁。最使赵国琦感动的,还是祖父身上的那种不知疲倦、坚韧不拔的精神。他饶有兴趣地讲起了祖父收藏木版年画的故事。
赵大勇在五十年代曾到“平水版”产地襄汾汾河西边,搜集发掘旧木版年画,并探研“平水版”的历史与发展,在贾罕村一民间艺人家里,发现了印有“盘瓠”故事的版画两幅,明清时这里在举办结婚喜事时,敬此图取传宗接代之意。当时赵大勇一眼就看出了“盘瓠”珍贵,使得这罕见的“平水版”侥幸没有绝迹。
赵大勇在八十高龄时,得知尧都区一位姓来的先生手里“淘”得一套珍稀的平阳木版年画,这组以戏曲故事为题材的平阳木版年画是8件套装订成册的。赵大勇鉴定为清代中期的木版年画,并且是当时流行于襄汾一带的“戏出”灯影画,而且工艺水平颇高,属临汾首次发现,对研究晋南木版年画的发展、戏曲历史的传承和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组木版戏曲年画装订成书样,封皮用民间粗蓝布包裹,并有民间的蝴蝶型手工盘扣,内容分别为《杨门女将》《黄鹤楼》《三打白骨精》等戏曲故事。赵大勇很想把这组戏曲木版年画收藏,然而,来先生对这组木版年画爱不释手,几次商量未成,只好借来留下图片做资料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平阳木版年画荣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平阳木版年画榜上有名。赵大勇将牌匾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并将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传给了赵国琦。
二
这个出生于上世纪的“70后”,从小跟着爷爷在木版年画堆里长大,在爷爷的监督和指导下,赵国琦不敢有半点怠慢,招收学员,尽最大能力把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做好。他还记得爷爷在世的时候,每天天麻麻亮就走进赵国琦的卧室,进来就揭开被子喊:“快起、快起,太阳晒着屁股啦。”赵国琦总想揪过被子耍赖:“就还没有晒到哩。”爷爷总是说:“就快要晒到啦。”边说边把他“轰”了起来。这个游戏,祖孙俩乐此不疲地“玩”了几年。现在爷爷走了,没有人再把他从被窝里往起轰了,可一想起爷爷的夙愿,赵国琦就像被抽了一鞭子,哪里还敢睡懒觉。
赵国琦2000年任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负责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主要代表作品有《新版文门神》《新版武门神》《新福字》《年画水浒全集》《春节财神》《伟大领袖》等。从2006年开始,他创作的木版年画连续6年获奖:木版年画《三星图》在2006平遥民间工艺美术节展览中荣获优秀作品奖,作品《四美图》荣获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作品年画《和谐吉祥》荣获首届中国(集美)民间工艺精品博览会银奖、作品《指日高升(左右幅)》在中国(潍坊)第三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暨全国木版年画联展中荣获金奖,参赛作品《木版年画——和谐海宝》荣获迎世博纪念品全球华人设计大奖赛优秀传统工艺奖,作品《夜读春秋》荣获首届中国(绵竹)年画节优秀传承奖。2006年10月,赵国琦被授予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
三
赵国琦曾赴河北衡水参观武强年画博物馆,没想到,这次参观却给他留下了心底的隐痛。
武强年画博物馆是1985年建立的我国第一家年画专业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年画专业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而且陈列形式最受欢迎的博物馆。占地总面积2.51万平方米,陈列面积2500平方米,共有9个展厅和2个画廊,还有传统工艺复原展示车间和民间工艺品服务部。馆藏明清以来历代年画精品3788件。馆舍古朴典雅,富有传统民族特色。既有年画之乡的特征,又是展示、研究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的艺术殿堂。
可是在这样一座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博物馆内,有介绍国内河南朱仙镇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四川绵竹年画、广东佛山年画、陕西凤翔年画、福建漳州年画、湖南滩头年画、上海月份牌年画、台湾年画等的展柜,也有介绍国外越南年画、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展柜,却独独没有专门介绍中国版画的始祖——平阳木版年画的展柜。想起《中国版画史》称平阳是“版画之头,平阳启之”,赵国琦感觉心里酸溜溜的。
从小就听祖父赵大勇说过这样的故事:平阳大地是“尧舜禹三圣故里”,这里地富民庶、人杰地灵,因而产出平阳木版年画,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清末时,俄国探险家科兹络夫在古西夏王朝黑水城遗址古塔巾发现了两幅木版年画,一幅是《关公图》(又名《义勇武安王》图),是平阳徐家刻印的;另一幅是《四美图》(又名《随胡窈窕倾国之芳容》图),是平阳姬家刻印的。从“义勇武安王”的封号推断,著名考古学者白滨先生确定为北宋宣和五年加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此图刻印时间当在北宋末金初。黑水城遗存木版年画是20世纪中国古代文献的第三大发现,被证实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木版年画。
祖父赵大勇八十岁高龄依然为平阳木版年画奔走呼吁的情景时时出现在赵国琦的眼前,作为平阳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祖父生前未了的愿望就是他奋斗的目标,那就是:让临汾能有一座像样的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让这些宝贵的年画和资料展现在大家面前,真正能让平阳木版年画走向全国,让平阳木版年画重焕光彩!(记者 黄俊英 刘晚)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师大政法学院举办友谊辩论赛
下一篇: 曲沃高显镇农家书屋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