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燕幸福地点燃生日蜡烛。 资料图片
当天,隰州宾馆宴会厅张灯结彩,宾客满座。粉红的底幕上张挂着“孤儿不孤,爱在身边”8个大字。原来,这是在县长指示下,由该县关工委为隰师附小六年级孤儿王海燕举办的12岁生日庆典。
宾朋席上有年满80多岁的海燕的爷爷,有与海燕同龄的小朋友,更有慈母般的老师、党政干部、企业老板,还有爱心志愿者。时针指向12时整,小主角王海燕被同学们簇拥着走出来,红扑扑的脸蛋上还挂着泪珠,眼中却放射出喜悦的光芒。
事情回到4月初,德高望重的隰县人大原主任解绍亮受命担任了关工委主任。上任伊始,他就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名学生失落、不让一位少年失足”的工作目标,展开了关爱下一代工作的大调查、大摸底、大救助活动。就在这个当口,隰师附小年仅12岁的小女孩王海燕的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王海燕是隰县午城镇下司徒村的一名孤儿,她生下不到百天就失去了母亲,两周岁时父亲王喜义又突发脑溢血离她而去。不得已,古稀之年的爷爷奶奶接过了抚养她的责任。说是爷爷,其实也不是王喜义的亲生父母,而是同家族里的一位叔叔。老人没有儿子,王喜义在世时自愿过继给这一对老夫妇,承担起给老人赡养送终的义务。看 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同村的小伙伴个个进城上学,小海燕心里也眼红,但还强忍着安慰爷爷,“我不想念书,不离开爷爷”。爷爷知道孩子在宽慰他,心如刀割,无奈中想到一位救星。
隰师附小校长史阳平为人豪爽、忠实憨厚。这一天史校长在办公室,爷爷拉着小海燕走了进来,哽咽着说:“阳平,你看咱海燕没爹娘,我又一天老过一天,越来越管不了,这孩子就交给你了。”看着爷孙俩可怜的样子,阳平没说二话,满口应允了。
史校长将海燕安排进班里,购置了书包和学习用具,又每月拿出200元钱安排孩子的食宿,从此和妻子担负起抚育海燕的义务。海燕在学校里品学兼优,深受老师的爱戴和好评。别的同学花钱买零食,她有时眼馋了会搂住史校长的腿不说话,史校长就会给几块零花钱让她去买。一晃5年多过去了,眼看她升入小学六年级,马上就要上中学了,这孩子下一步该怎么办?阳平开始感到力不从心。
包校的县关工委副主任肖建平、秦玉明将这件事汇报给主任解绍亮,解主任顿时陷入了沉思。关爱下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着他,管,要管,还要唤起全社会的爱心去管!解主任迫不及待见到这个孩子,他立刻从身上掏出300元钱塞给海燕,又打开自己的书柜让海燕挑选。海燕挑选了《世界伟人的青少年时代》和颜真卿字帖,急切地翻阅起来。解主任亲切地拍着孩子的肩膀,慈祥地嘱咐:“我们大家都是你的亲人,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
孩子走后,解主任急拨通了民政局局长韩跃进的电话。韩局长迅速行动,开证明、打报告,落实有关政策,每月救助600元钱。解主任又去找天意商城老总庄希岳、管爱民,热心的老总马上让人把孩子带到服装市场:“孩子,你尽情地选,随便地挑,从头到脚买两套,还拿出1000元钱送作零花。”衣服有了,铺盖又该怎么办?解主任想到了张文部长。张文是隰县的县委常委、武装部部长,听解主任说明了来意,他立即表态:“孩子的被服,我们管了,要买最好的。还有什么困难,包括今后的生活、学习费用,我可以全管。”解主任十分感动,连连称赞:“你真是文武全才,人民的好公仆。”解主任的炽热心、关爱情,像一团火在不停地燃烧。穿的、睡的、用的全解决了,他又想到了孩子的学习用具,便又和新华书店联系,经理王对民更加热情,字典、词典、学习资料,让孩子来选,从现在开始一管到底。
解主任将王海燕的情况汇报给县委、县政府,王天郎书记当即安排团委、妇联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县长李强联系了唐山一位有名望的企业家巩传海。巩总从北京急切赶来,和解主任、午城镇党委书记任志明等来到了下司徒村看望了王海燕的爷爷,当他们发现王老汉还住在破窑洞,便安排其搬到新家,还给了2000元。回到县城,巩总和解主任把小海燕领进他们住的宾馆又给了3000元钱。巩总深情地说:“孩子,叔叔管你了,今后有什么事就来找叔叔,寒假暑假来北京过。”并承诺今后每月拿出500元作为捐助,一直管到海燕大学毕业和出国深造。李县长还提议要给孩子过一个12岁的生日,让海燕感受到人生的幸运和心灵的温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涛是分管关工委工作的领导,她要求关工委要把海燕的问题认真解决好,并要在全县摸清弱孤残儿童的底子,统一考虑、统筹解决。
宴会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县长赶到了庆典的现场,给海燕送上了笔、墨、砚台作为生日礼物。
他深情地嘱咐:“过了12岁生日就由儿童进入了少年,要从此立壮志守孝道,长大成才报效祖国。”团县委送上了学习机、妇联会赠给了大书包。小海燕的爷爷含着热泪激动地说:“共产党好、新中国好。”海燕铺开了大红纸,用毛笔写上:谢谢大家。(张贵平 柏东丽)
编后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全市初中校长会议聚焦课改
下一篇: 乡宁三步棋繁荣县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