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残疾人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2012-02-27 11:1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秀婷)“今年,我市残疾人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2月24日上午,记者从我市第二十四次残疾人工作会上获悉。
在组织联络方面,市残联将继续做好二代《残疾人证》的核发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全市办证人数达到12万人,按全市30万人算,全市残疾人办证的比例达到40%;志愿助残工作要与社会志愿者活动相融合;加强志愿者助残联络站点建设,健全完善组织网络、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以国家确定的每年7月6日“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为载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志愿助残活动,打响“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品牌,切实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
残疾人维权是各级残联的核心业务之一。3月份,全市将举办一次维权工作业务培训班,各县(市、区)理事长、分管理事长、维权干部、法律援(救)助站负责人参加。
2012年,我市残联系统将配合教育、卫生部门,做好残疾儿童早发现、早登记、早干预,在有条件的特教学校、康复机构、普通幼儿园举办学前康复教育班或接受残疾儿童入园,积极开展学前康复教育;30万以上人口未建特教学校的县(市、区),应积极协调,督促政府、教育部门尽早、尽快建设特教学校;全市继续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就学情况的调查登记工作,对未入学的失龄残疾儿童建立年通报制度,有针对性地动员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做好各类助学项目,特别是“阳光助学计划”的实施,杜绝因家庭贫困不能入学和缀学现象的发生。
残疾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年,我市残联就是要将这一文化纳入到社会大文化中。充分利用政府创建的“农家书屋”、“社区书屋”阵地,融入相关残疾人方面的图书、报刊,力争做到建有“书屋”的社区(村)就有残疾人读物。同时,各县(市、区)图书馆和盲人相对集中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必须建有盲人图书馆。
这是实现残疾人读书、看报的一项普及性工程,也是一项硬指标;以基层残疾人群众文化为基础,各县(市、区)充分发挥群众艺术馆等文化资源的作用,建立残疾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并挂牌;对于有创作功底的优秀残疾人特艺人才,要给予鼓励、扶持,帮助他们深入生活,积极创作优秀精品,如诗歌集、散文集、文学艺术作品、影视作品、动漫画作品、书法作品、少儿作品等,培育我市残疾人在文化艺术界的名家。同时,动员文化艺术界名人积极创作有关残疾人方面的如戏剧、小说等作品;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挖掘残疾人特殊艺术种类,培养残疾人民间工艺美术方面的技能,促进文化发展与就业相结合,实现以文化促就业。对于残疾人创作的文化、艺术、工艺美术比较好的作品,市残联将推荐参加“首届全国残疾人文化艺术博览会”和“澳门残疾人工艺美术作品展”。
另外,在康复救助方面,市残联今年将开展康复协调员业务大培训、全面推进“儿童康复无盲点市”创建、加大辅具适配力度,并落实好山西省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国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项目、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各项康复救助项目,从而大力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进程。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