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观庄村深处的这座养老院似乎依旧定格在上个世纪——庭院内连排的砖瓦平房折射出时光侵蚀的痕迹,给人恍若隔世的错觉,饱经沧桑的水泥门柱上爬满了一道道裂纹……事实上,养老院前身是山西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职工家属农业基地的一部分,1996年经简单整修后,这才化身为观庄养老院。
走进院长办公室,一头银发的院长陈淑玲忙招呼大家坐下。环顾四周,一幅幅感谢锦旗牌匾沿墙壁一字排开鳞次栉比,让人目不暇接——有李家六兄妹捐赠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玻璃框,有临钢质量管理处敬赠的“敬老养老,情似亲人”锦旗,还有“善待老人,当为楷模”“关怀备至,体贴入微”……陈淑玲本是山西省建一公司职工医院的一位主治医师,1996年,为筹建养老院事宜她只身一人来到观庄村。自1997年3月养老院成立至今,71岁的陈淑玲已经在此固守了15个春秋。自从正式开张那一天起,她就没有在家呆过一个晚上,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上。
医护出身的陈淑玲特别关注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凡来入院的老人,一律建立保健档案,定期体检。同时,她还经常抽出时间对服务员进行护理技能的培训。养老院设有医务室、小药房,小病不出门便可得到妥善治疗。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养老院每月仅收取350元的“保本”费用。
“养老院里现在一共有多少老人?”记者问。
“大概有二十多位吧。其中大都是附近村里的孤寡老人。”陈淑玲告诉记者,随着养老院的名声传开后,不单有各地的老人咨询入住,由公安局和民政局接收的社会弃婴也陆续送来,俨然成为弃婴与孤儿重获新生的乐土。
十多年来,从观庄走出的弃婴孤儿不在少数。“其中还有出国的呢,党侯军一个胳膊有残疾,3岁时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现定居在美国加州。还有个叫党侯霞的女孩,患有先天性脊椎裂,我曾带她去上海儿童医院做手术,她现在人在北京,我这里还有他们寄回来的照片呢。”说到这儿,陈淑玲的脸上露出了难得久违的微笑。
毅然舍弃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甘愿与孤寡老人及弃婴孤儿日夜相伴,在旁人眼中,这需要多么强大的精神意志力做支撑。然而陈淑玲却视若等闲,她告诉记者,能够给无家可归的老人一个温馨的归宿,让遭遗弃的婴孩尽可能地回归康复之路,为他们本就艰辛坎坷的人生迎来一丝爱的曙光和生的希望,自己就很满足了。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乡宁县光华中学构筑安全防火墙
下一篇: 乡宁:医疗专家入校园宣传“爱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