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中小学的课改已进行过很多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时间是从2000年开始的。在去年9月份,尧都区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实行了新课改再推进,至今将近一年,那么,尧都区各个中小学课改的成效如何?能否被大众所接受?6月25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校方课改 课堂还原学生
说起新课改,尧都区南街小学校长李跃记滔滔不绝地说:“这是一条很长的路,需要不停地改进。自去年9月份,我校决定走‘升本教育’发展之路。以前,教育理念常换常新,层出不穷,但仍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在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习习惯上很难达标。而‘升本教育’的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致的。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符合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可直接地为教育创造成就。以前总是课堂上老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们知识,能不能学会也只能靠课后的练习。而现在却是让学生自己课前预习,再进行小组讨论来完成课堂知识。我校除了学习,卫生、纪律、课外活动等也在实施小组学习。刚开始这样做时,确实有些难度,坚持下来就是正确的。最重要的还是老师们的调动来培养学生们的参与度。现已有17个班实施小组学习,下学期所有的班级都将实行小组学习。”
“自2009年9月,我们在所有年级强力推行杜郎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此次课改的主题为‘学导六环大课堂’。这一模式既涵盖了杜郎口模式的精髓,又渗透了我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主要体现了课堂教学活动始终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六环’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自学——讨论——展示——整理巩固——检测反馈——小结提升构成的教学载体。
‘大’是目标,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六大环节组成的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预设目标。以最大限度地关注每一位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新立学校副校校张风竹说道。
课改之后 备受学生喜爱
“实话告诉你,我已经喜欢上了小组学习。以前我的成绩一直不好,从来都不课前预习,包括课后作业都得让妈妈妈督完成。现在,我只要一有时间就预习功课,因为如果不预习功课就无法和小组成员一起探讨问题。上课也只能当个白痴了,也更不想让小组因我而得不到星级,给小组抹黑。所以我就更加奋发图强了。有了这个小组学习,我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从前总怕成绩考不好回家挨骂,现在根本没有那种感觉了,因为我学会好多知识。”四年级小学生晓辉说道。
王熙语是南街小学四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她开心地说:“我是班上的卫生班长,最烦有的同学不打扫卫生了。他们或推卸责任,或不想值日,真令人头疼。当实行小组学习后,哪个小组学习、卫生、纪律好,老师都会发小星星,再评星级。如今,只要我一说‘打扫卫生了’,大家伙儿就会很卖力地干活,这种团结的力量最让我沾沾自喜了。”
家住贡院街的刘鸿坤是我市某小学的学生,他是一名后进生,小组学习改掉了他的坏习惯。“我属于好动型的,上课时不仅爱搞小动作,还喜欢说话。小组长经常教育我,可我却不以为然。后来我们小组经常因为我在纪律方面拿不到小星星,有的同学笑话我。看着后面黑板上其他小组的星星那么多,而我们小组的却寥寥无几。我有了行动,上课规规矩矩不乱动,不说话。一个星期过后,我们小组在纪律方面得了两个小星星。本组同学和我都特别开心。从此,上课爱说话、做小动作这些坏习惯都跟我绝缘了。”
老师主导 传授诸多知识
南街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苗越认为,新课改让老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她说:“刚课改时,不少老师难以接受。从原本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一下子变成让他们自主学习,老师难免不放心。尤其是对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但实践证明,这些学生的潜能需要老师正确引导,更需要老师对学生有信心。现在一个班分两个中队,每个中队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员由4人组组成。以学习绩高低分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他们各负其责。只要小组成员在学习、卫生、纪律得到提升,小组就会奖励。
这种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的机制,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团结的力量。”“在学习方面,每个学生都在课前两三天开始预习,再在课堂上和小组成员一起探讨问题,大家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交给老师,最后由教师为大家解决。实施新课改之后,学生的成绩明显上升,学生们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苗越补充道。她说:“如今,学生的学习已不仅仅限制在课堂上。他们随时随地地学习、交流与探究,且学习知识不只是课本上的简单知识,而且还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学习一首唐诗,以前教学大纲只讲译文和注释,教师只管念就是。而现在要让学生了解到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诗?是个什么样的人……此题一出,学生就会自觉查资料,这样在课堂上才有话说。”
走进新立中学教室,以前一排排按部就班的课桌,如今四面墙上三面设有黑板。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成圈面对面探讨交流、对抗、质疑。初一44班班主任白俊玲告诉记者:“刚实行新课改时困难重重,但贵在坚持。现在不少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家长也特别高兴。我每天在课堂上看学生声音洪亮地讲课,神态自若的样子;看着其他同学,自觉围在讲台周围,集中精力听台上‘小老师’讲课的样子;看着以前学习不努力的学生,现如今也埋头苦干的样子。我们做老师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教育专家 推进均衡教育
从去年9月份起,尧都区教育局深化了教育改革,并提出新目标,在区域内实行了新课改再推进。他们重点确定了临汾九中、刘村一中、贾得乡二中、解放东路小学、临纺小学等9所中小学为课改推进基地校,这9所课改基地校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上相对薄弱,为的就是在保持较好的基础上,加强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等相对薄弱的中小学,让这些学校也变成优质学校,从而满足更多学生及家长的需要,从而逐渐解决择校生的问题,达到均衡教育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尧都区有民办、私立及市直中小学253所,正在使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些中小学已经形成自己的特点,如新立中学在小组学习上有突破,临汾九中在教学模式上有特色……
说起新课改所取得的成效,尧都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刘玉江认为有三大好处。一、以基地校为代表的中小学校,以课改新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研氛围更加浓厚,校长、老师、学生及家长全都动起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二、从过去大一统的学习转成如今的小组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必定转变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老师则以导学暗示为主要标志。三、围绕课改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学的研究性很强,具体问题很强、很及时,其内容具体,有针对性,学校的教研文化正在形成。
虽然新课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问题需解决。刘玉江认为,如何建设小组成员是下一步新课改亟待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不能随意组合,各个小组成员的实力应该相当,组长不需要固定,可以轮流当,这样才有竞争,才会越来越好;学习与教学方式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相成,可分割。正所谓“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新课改中,应为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阶梯式教学方式,学生为主体,他首先自己应该学会,然后才是老师进行参与,学生及老师进行探讨。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他们不仅是一名研究者,更是一名实践者、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从表面看,新课改后,教师确实轻松了,讲的课程越来越少,其实,教师需要做的功课提到了课前。以前,教师是一个干活的,现在就成为一名领导者,需要规划和设计出每节课的具体细节。如今在经济大潮中,也存在一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足,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对此,教育部门也在逐步完善评价机制。
记者 郭秀婷 实习生 辛昭桦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俏春姑”绣出新天地
下一篇: 整装待发,向暑假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