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012-07-27 10:4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韩晓芳)7月24日,全市老龄办主任工作会议在八一宾馆召开。
会上,市民政局局长、市老龄办主任王林要求全市各县(市、区)老龄办主任,要满怀敬意地对待老龄群体,要满腔热忱地推进老龄事业,要满怀责任地做好老龄工作,传承和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把老同志们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就我市情况来看,全市总人口432万,其中老年人口43.3万,占总人口的10.04%,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特别是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加,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40%以上,全市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空巢化的特征,同时存在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完善、为老服务市场尚未成熟、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准备不足等薄弱环节。今年以来,全市老龄工作围绕“六个老有”目标,在维护老年人权益、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丰富老年人文体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创了老龄工作的新局面,赢得了全市广大老年人和社会各界的较高评价。
王林要求,全市老龄办主任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腔热忱地为老年人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继续深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老龄工作的目标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其中最根本的是“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这是基本的生活保障。各地要积极协调、主动作为,认真落实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社会化优待、特困救助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强督促和协调,把困难的老人都纳入保障范围。要高度重视解决高龄老年人、失能老年人和无社会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困难问题,逐步建立高龄津贴、特困补贴、护理补贴及无社会保障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关心农村老年人生活,通过农村低保、“五保户”集中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和农村大病医疗救助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村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障问题,真正让老年人得到实惠。
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卫生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和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服务。要坚持走“政府倡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兴办养老服务业,加快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培育扶持社区为老服务组织,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依托,以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为支撑,促进为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低廉、规范、优质优惠地提供给有需求的老人。同时,要加强为老服务队伍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服务,尤其是要加强和规范中老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关爱服务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失能老人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提升为老服务质量。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