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为提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农村慢性病人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连日来,霍州市积极开展新农合慢性病门诊补偿工作,对慢性疾病医疗费用进行集中补偿,全力改善参合农民的就医环境,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
慢性病补偿工作是顺利推行新农合制度、进一步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保证新农合基金安全,往年该市慢性病患者需在合医中心统一补偿,这样的补偿模式给偏远乡镇的慢性病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同时由于补偿工作量大,影响了合医中心其他业务的正常开展。
今年以来,该市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创新补偿模式,精心组织,克服困难,加强管理,强化服务,全力开创新农合工作的新局面。由合医中心成立的慢性病补偿工作小组,以乡镇为单位,深入到12个乡、镇(街道办)为慢性病患者补偿。工作中,该市慢性病补偿小组成员加班加点,短短10天的补偿时间,圆满完成了慢性病补偿工作,既在时间和经济上方便了广大参合农民,又保证了合医中心其他工作保持正常开展,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使新农合这一“解民忧、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最大限度地惠及到广大农民群众。
与此同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该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
一是以人为本,在便民服务上采取新举措。该市实行市内各级医疗机构直补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机制,提高服务;加强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启用新农合信息化软件,全市新农合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网上直补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在整个新农合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审核、报销、清单打印等环节上,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助推全市新农合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强化督察,在医疗服务监管上有新力度。该市建立了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对违规操作、违反责任书签订内容的、服务不到位的,医疗机构要取消定点资格。坚持每日督察制度,要求住院病人必须24小时在院在床制度,坚决制止医疗机构为增加收入而拖延疗程,增加用药品种、增加检查项目、延长病人住院时间等现象,继续加大督察在院病人治疗、用药、病历书写,严格控制新农合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三是深化宣传,在提高社会知名度上迈出新步伐。该市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合作医疗工作始终,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质量,进村入户,宣传到人。同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进行专题宣传和重点宣传。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增强工作透明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完善制度,在公开透明上取得新成效。继续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立新农合公示栏,将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的补偿情况,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可报费用和补偿金额,以及新农合有关政策、监督举报电话、群众意见与反馈等内容进行严格公示,每月公示一次,把建立完善新农合制度作为实施“便民廉医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扎实推进,让参合农民切实享受到实惠。
截至目前,霍州市以村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参合人数达157234人,参合率达95.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了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福星。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载誉而归
下一篇: 曲沃县大力开展“一学双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