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花穿行于传统和现代之间

2012-08-14 10:2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酸枣岭》五易其稿

“得到赴京参加山西文化艺术精品晋京展演通知后就开始改剧本。”市小梅花蒲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峰介绍,改编后的《酸枣岭》主题与原剧相同,以大学生村官枣花回乡艰苦创业,带领农民群众培植红枣、创办“生态农业游山庄”脱贫致富,开拓新生活为主线,讲述了枣花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带领家乡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故事。剧作塑造了枣花这样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的大学生村官形象。
杨峰告诉记者,原先的剧本仅仅保留了枣花带领乡亲们嫁接酸枣这一个故事情节,对其余情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改编后的剧本中枣花的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勤劳的母亲希望她能够考取研究生,留在大城市工作,而不是呆在山沟里,但是枣花最终坚持留在农村发展。“增添了迁坟修路这一情节和枣花的感情线索,在丰富故事情节的同时,加剧了戏剧冲突。”杨峰说,虽然通往山外的路就是村民的致富路,但是由于这里是村里的坟地,修路受到了很多村民的反对,经过枣花苦口婆心地劝说,枣花的母亲、老村委主任等人都纷纷站出来支持,率先迁坟,从而打通了村里的致富路,踏上了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小梅花首次排演现代戏

自剧团成立以来,通过近些年的不断招生和发展,小梅花蒲剧团在全国以及省级诸多赛事中,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小梅花”顺理成章地担纲起蒲剧振兴的使命,肩负着蒲剧艺术的未来。同时他们也成了古城平阳靓丽的文化名片,被外界广为称道。即便如此,需要正视的是这批青年演员却从来没有排演过现代戏,面对这样一部即将赴京展演的剧目,所有人或多或少有些担忧。然而,这些年轻的后辈却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打消了所有人的顾虑。
“天气最热的那几天,两个演员在排练过程中昏倒了。”采访时,一位演员的这句话让记者对他们排练的辛苦有了初步的了解,而随后的采访更让记者对他们钦佩有加。
“之前一直排演的都是传统戏,根本没有排练过现代戏,自然没有任何经验可谈。”小梅花剧团青年演员刘晶说,经过队内选拔,自己担任了该剧“男一号”,熟悉剧本后,随即和其他演员开始了紧张地排练。“这部戏的排练是我从事戏曲演出行业以来最忙碌、最充实的一段时间。”走下舞台的刘晶大汗淋漓,衣服湿湿地贴在后背。他说,除了每天上午和下午的正常排练,所有演员晚上还要在一起说戏,相互探讨。“在表现剧中人物喜怒哀乐的时候,现代戏更多要靠演员对剧中人物的揣摩,还要摒弃传统表演过程中的程式化动作。”刘晶介绍,所有演员在排练完成后,一同观赏话剧及其他现代戏视频,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力求更准确地表现剧中人物的形象。



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了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受邀担任小梅花版《酸枣岭》导演的中国戏剧学院教授裴福林和侯青莲。
“时间短、任务重,但是短短20多天的排练,演员们对剧中人物的准确拿捏和良好的演出效果,让我对这些演员刮目相看。”作为中国戏剧学院的教授,裴福林曾经指导过很多其他演出团体,但经过20多天的接触和了解,他对小梅花剧团的青年演员们赞赏有加。
“面对现如今社会上诸多的诱惑,这群年轻人还能传承先辈们传下来的民族艺术实属不易,而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和简陋的排练条件下,他们的表现确实展现了当代青年的风采。”“小梅花剧团在培养人才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而且很多传统经典剧目也为行内人所熟知。”裴福林作为一个山西人,对小梅花剧团不仅早有耳闻,而且很关注。
他坦言,虽然20多天的接触并不长,但彼此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他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演员们基本都能领悟。“这群青年演员们的基本功都很好,而且悟性也高,都是值得好好培养的好苗子,而这部戏也将成为剧团划时代的一部戏。”对于小梅花剧团今后的发展,裴福林笑着说,这部现代戏终将对整个剧团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对于很多戏曲演员而言,现代戏是他们艺术生涯当中的一道门槛,迈过这道门槛,传统戏演员的戏路将会更宽,对于人物以及剧本的拿捏也将更加完美。

记者 卢凯 实习生 曹寒冰 郭家瑞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