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真的是一种被爱的享受。姬琴老师课上视唱曲子时让人感到曲子的优美;示范曲子时,全身心都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身段也跟着曲子的节奏摇摆起伏,就像婀娜的杨柳在风中摇曳的那种意境。看着她拉二胡是一种美的享受,当她的学生是一种自豪!”“她教学生拉二胡时非常投入,讲课中的抑扬顿挫,太美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好老师,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俗话说,严是爱,孩子遇到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真的是一种被爱的感觉。”姬琴老师的学生和家长们如是说。
出身音乐世家
“提起姬增祥,年老的临汾人都知道。 那可是临汾的‘大拿’,以前每当临汾要举办大型的文艺活动,都是姬增祥策划、指导。他水平很高,对演员训练非常严格。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文化娱乐生活贫乏,每当文化宫排练节目,我们都要去看。如果演员不到位、不认真可不行。姬增祥老师会不断反复训练、直到满意为止。”在市区鼓楼广场,记者听到一起唱歌的老人们这样说。
姬琴就是姬增祥的女儿。从小耳濡目染、很有天赋的姬琴,不但跟着父亲学习音乐,还秉承了几多名师的指点,演技不断进步,得到了恩师的夸奖。“从小父亲就教我认真学习,秉承父亲的教育,从事音乐教学近三十年来,我把音乐当做自己的生 活,把二胡视作自己的生命,把教学生学好二胡视作一生孜孜以求的事业。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二胡成绩优异、中高考加分步入自己满意的院校时,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说这话时,姬琴老师满脸的陶醉。当她翻看着和学生们参加全国、全省等多地演出的一张张照片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透过那一摞摞获奖证书,记者仿佛看到了姬琴老师在音乐道路上闪光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
一个人,如果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一种正能量的事物里,那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就很美。更何况她从七八岁就开始了拉二胡,她四十多年与二胡相伴,音乐已经渗透到了她的骨子里、细胞里、灵魂里。她爱二胡,她教学生拉二胡,自然如春风化雨般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七本书的故事
“以前,姬琴老师住在市区解放路立交桥附近。那时,在她那里学习拉二胡的学生很多。只知道附近的邻居们常说她教学生很严格,而且出成绩,是位好老师。孩子从小学个乐器陶冶情操,听说中高考还能加分。为了孩子能顺利考上大学,我也让孩子学二胡,却找不到她。只好在别的地方学。去了好多地方,孩子都没有音乐的感觉。倒是那个老师前前后后买了7本学习二胡的书。孩子也不想学,看着那7本书就心烦。”说这话的是一位学生的家长。她说:“后来终于打听到姬琴老师搬到市区花果街功臣小区了。赶紧领孩子找到姬老师,姬老师看到我领着孩 子,拿着7本书,就说:‘气死了,这是教孩子学二胡呢,还是推销书呢!就学个二胡么,让孩子买这么多书。’为了不再让我们破费,姬老师边说边把这7本书拆开,把有用的部分装订在一起,合成了一本书。学生遇到这样令人尊敬的老师,不想好好学都不行了。孩子在姬老师那里学的很好,这个特长让孩子今年顺利考上了大学。听我孩子说,有好多和姬琴老师学二胡的学生都因为特长考上了大学呢。”
这位家长激动地对记者说,有这样的恩师,让我们做家长的很受感动,让孩子一生在做人做事方面都受益匪浅。
我们是好朋友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市老年大学邀请我去教二胡。我爱人说:‘你以前都是教小学生,老年大学的学生年龄大,是否教学的时候有难度呢?’听到爱人这么说,我心里也有点发怵。但碍于情面,我还是试着走进了老年大学的课堂。没想到,在这里教学,我的教学方法和成果不仅得到大家的认可,还交了好多朋友呢。”姬琴老师兴致勃勃地说。
老年大学二胡班的学生说,姬老师真的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老师。我们班里的老年人,不乏有二胡功底的,也有一点儿功底没有的,给老年人上课确实不容易。我们有一种被爱的感觉,那就是姬琴老师讲课的时候对大家严格、严厉,每次上课都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演奏曲子,并指出每个人的弓法、指法的错误之处。有了压力也就有了动力,从姬琴老师身上,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严是爱宽是害”的内涵。有这样严格负责的老师,大家课后不得不认真练习。她给大家说,只要开始拉曲子,首先从空弦开始,从音阶开始,再循环往复地练习曲子,这样基本功就很扎实。当大家演奏得好时,姬琴老师总是说:“太漂亮了,太美了,我太高兴了,你们真的很棒……”非常给人以信心!她上课时示范曲子时那种美妙的音乐,就像百灵鸟儿的声音一样婉转动听。那种内弦的浑厚、外弦的明亮,那种草原曲子的辽阔,那种儿歌的欢快调皮……都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我们都享受着音乐的魅力,更让我们感到被爱的是,每周二,我们自己的练习课,姬琴老师还义务辅导大家,给每个人指点,使大家进步的很快。她常说,学习二胡,要让自己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成绩都是逼出来的,是挤出来的,每天再紧张都要拉琴,不然就会忘。练得多了,就有感觉了,音乐本身就是感觉的艺术!姬琴老师说得多好啊,让人不由自主就喜欢上了二胡,喜欢上了这位老师!我们不仅是姬琴老师的学生,而且都和老师成了好朋友。
是的,姬琴老师有一种沉静的美,有一种内涵的美,那种气质是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音乐魅力,这与“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异曲同工之妙!
她为什么这样美呢?是因为她严谨的教学风格、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音乐的那种尊重,是她如痴如醉在音乐里的享受,是她拉曲子的那种令人陶醉的感觉。
从学生和家长的谈话里,记者感受到“被爱的感觉,真好!” 记者 卫红丽
责任编辑:席沛钊
上一篇: 上职校, 亦能大有作为
下一篇: 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