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走活医改棋

2012-08-23 09:3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简介王红旗,男,38岁,中共党员,主治医师。1996年大专毕业后分配到曲沃县曲村镇中心卫生院担任外科医生。2003年,因工作业绩显著被提升为副院长。2011年8月奉调担任杨谈乡卫生院院长。
谁也没有想到,王红旗当院长仅仅一年,就团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恪守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科学管理,奋力拼搏,把一个原先年收入才十几万元,人心不稳,医疗设施设备相对滞后的农村基层卫生院,转变为上下团结,病患者信得过、领导赞扬、业务收入额迅猛增长的先进单位。王红旗个人被县医疗卫生系统授予“全县农村卫生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抓管理 创新机制变面貌
上任伊始,王红旗针对卫生院脏乱差的落后现状,首先从改变医疗环境着手,实行大刀阔斧的治理。分两步逐步将门诊室、住院部、各科室以及职工生活区,进行彻底粉刷装修;将那些用了多年的陈旧桌椅、床、被垫等,该淘汰的淘汰,该更新的更新、对卫生院的自然景观,进行科学规划,植树、栽花、种草,实行工作环境美化、亮化、人性化。
杨谈村66岁的张随生老人,多年前就患有脑梗塞,经常来乡卫生院就诊。他看到焕然一新的卫生院医疗环境很是开心,说:“王院长来后,乡卫生院的方方面面都显得‘卫生’了,如今来看病,我的心情跟以前大不相同。”
增效益 激发员工积极性
杨谈乡地处垆顶山下,17个行政村大多处于半山区。前些年,村民们普遍认为乡镇医院的医生水平技术有限,医疗设备也比不上县城医院。尽管这里远离县城,但人们无论大病小病宁愿奔波七八十里,也不愿就近医治,因此来乡卫生院就诊者寥若辰星,造成乡镇医院的经济运转举步维艰。
为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王红旗的主导下,制定出合理的医护人员收入分配方案,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更高,责任心更强,干起事情来更加主动负责了。从去年冬季开始,该卫生院每月的就诊量多达1400余人,业务收入都在12万元左右。由于业务量的增加,卫生院安装了B超机,斥资30000元安装了X光机;化验项目也逐步向血脂、血糖、肝功、肾功等监测治疗方面扩展。
医术精 吸引患者回就诊
王红旗院长在当地是德高望重的名医,很多病患者来治病就是冲着他而来。再加上杨谈乡卫生院医疗设施设备条件的改善,十里八村的前来就诊者络绎不绝。本乡一位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在上海打工期间得了阑尾炎,他进了上海的某大医院后被告知,做手术得花8000元,他把电话打到家,家里人说,赶紧回来让王院长给你做手术,估计花不了那么多钱。他从上海立即返回,进了乡卫生院。在王院长的主持下,手术非常成功,仅花了1000元,按照他参加的新农合80%的报销政策,手术费用其实他只掏200元。王院长为这位农民工省钱看病的佳话,很快传遍了全乡,人们对他更加敬重。他说:“不管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只要能看好病就是好医院。在咱当地就能治好的病,何必跑腿受累又多花钱远走他乡呢?农民挣钱不容易,当医生的要处处为他们着想。”
讲医德 廉洁天使树口碑
近几个月来,王红旗按照县卫生局的要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医德医风教育,在全体医护人员中扎实开展“建廉洁医院,创廉洁岗位,做廉洁天使”主题活动。把廉洁敬业教育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结合起来,开展树优良医德医风,增强做人民健康卫士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医疗水平和责任意识。
在活动开展中,王红旗注重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影响年轻人。一位分配来院工作不久的本科生说:“王院长就是我学习的榜样,他在医术上精益求精,对病人胜似亲人,对事业无限忠诚,而且时时不忘对我们进行传、帮、带。平时,他对我们在劳动纪律、仪容仪表、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严格要求,大家的责任心强了,我们的卫生院才走活了满盘棋。”上官建国 苏德河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