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号是谁?哦,该您了!”走进侯马市凤城乡城小村卫生所,大学生村医王青香正与乡卫生院的大夫们一起,为全村79名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量血压、做心电图、验血常规……忙得不可开交。正在坐着等待检查的几位老人们都说,青香这娃,对俺们可好哩。
王青香是山西省长治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自小在农村长大,亲身体验了农村上学和看病的困难;上小学时就有两个心愿:要么做老师教学,要么当医生给农民看病。1999年大学毕业后,为了圆自己小时候的梦,王青香就留在了离家很近的柳沟坡村卫生所。2008年,乡里把她调配到城小村。当时,村里虽然提供了卫生所的房屋,但已经很破旧,还漏雨水。在市、乡、村各级的支持下,王青香克服困难,筹措了近3万元资金,修缮了房屋,安装了暖气,配备了必备的医疗设施器械,实现了“五室分家”,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就医环境和条件。从此,王青香带着一颗火热的心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为了更好地给村民们服好务,王青香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规范了操作流程,做到看病有登记、发药有处方、收入有报表、档案资料齐全,一切按“规矩”来。但工作起来她又很不守“规矩”——忙起来不分上班下班,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本村外村。去年,给村民们建立健康档案时,因为白天忙着给村民看病顾不上,她就半夜半夜地加班干。为了赶进度,她就把曾在部队从事过卫生医疗工作的丈夫叫起来一起干,每天忙到凌晨3点多才睡觉。2010年严冬的一个深夜,正在梦中的王青香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王医生,快,我媳妇肚子疼得厉害,麻烦你去给看看!”大门外传来村里一个小伙子急切的话语。王青香一下就清醒了,她迅速起床,问明了病人基本情况,拿起医疗包冲进寒冷刺骨的夜幕。赶到病人家,经过诊断,确定病人是肠痉挛。她立即给病人注射治疗,很快解除了病人的痛苦。
王青香看病技术好,服务热情,收费低,周边其他村里的乡亲也都愿找她看病。距离城小村五六里外的河东村,有一位姓尚的小伙子得了尿毒症,做了肾脏移植手术后免疫力低下,常常感冒,可又不便出门。加上其家庭不富裕,常因无钱看病而发愁。无奈之下尚某的家人找到了王青香,王青香二话不说,骑上半个多小时车子,翻越两个大坡,上门为他打针输液,几年来坚持不断。有时遇到雨雪天不能骑车,她就步行而去。如今,尚某战胜了病魔,已经能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打工挣钱。他从内心特别感激王青香,逢人就说:“王医生真是一个好人!”如今,侯马实行了农村基本药物零差价,没有了“以药养医”,农村卫生所的医生,市上每月发400元的财政补助,加上一些其他补助,收入也并不高。但王青香很满足,她说:“现在挺好的,侯马实现了农村标准化卫生所全覆盖,国家又实行了新农合政策,情况比以前好多了!”她说,有丈夫的收入支持着,自己一心一意为父老乡亲看好病就行。(秦明忠 杨霜韦)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老师,请注意预防职业病
下一篇: 谁为“羽”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