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安泽人,之前的黄花也看过不少,但像黄花岭这样蔚为大观的景象实在少见。绵延几十里的山野尽被黄花铺就,间杂有油松、桃花、杏花的装点,简直就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黄花是安泽盛产的野生中药材连翘的花朵,跟迎春花非常相似。区别二者的方法很简单:迎春花是六叶,连翘花为四叶;迎春的枝是实心的,连翘的枝是空心的。连翘的枝又叫黄花条,乡间吸旱烟的老农常用它来做烟杆,还美其名曰——降龙木,相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所用便是此物。这么说有些附会,降龙木跟连翘大相径庭,据说连翘附近绝少有蛇盘踞,这大概便是称之为“降龙”的原因。
我带着妻子沿着山间小路一直往下走,来到一处绝好的所在。路边连翘的灌木交错形成一条花廊,高大的山桃、山杏树掺杂其间。人行其中,赏着娇艳的黄花,闻着淡雅的清香,真是美不胜收。一阵山风吹过,早开的桃花、杏花飘然而落,飞在你的肩上,落在你的脚下,实在让人心旷神怡。如果人间有仙境的话,一定就是这里了。
红叶岭与黄花岭不在一处,观叶赏花也不在一个季节。正如“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一样,如果你仅是来安泽一次,只能引以为憾了。
红叶岭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处,山顶也有林场的一个瞭望塔。红叶岭景区面积约24万亩,每年的霜降前后,景区的树叶相继由黄变红。由于不同树种对霜冻的反应不一,有的火红,有的橘红,有的金黄,五彩缤纷。登上瞭望塔极目远眺,眼前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层林尽染,灿若云霞。瞭望塔的周围有观景小路,可以让你近距离欣赏红叶的风采。
2011年的中国(山西·安泽)荀子文化节上,北大著名教授孔庆东应邀作了“荀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为主题的学术专题报告。谈到来安泽的感受时,他感慨道:“看了红叶岭的红叶,北京香山的红叶根本不值一提。”发出这样感慨的何止是孔教授,许多到过红叶岭的客人都有类似的赞美之词。有些摄影爱好者每年秋天都会定期来红叶岭拍摄,多角度地赏析万山红遍的磅礴气势。
黄花红叶因荀子文化而光彩夺目,荀子文化因黄花红叶而熠熠生辉,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使“荀子故里·生态安泽”广为人知、声名远播。
作为安泽县荀子文化研究会的成员,我几乎参加了历届的荀子文化节高层论坛,其间自然不乏大家名宿、学界泰斗;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2010年文化节高层论坛上来自山东大学的一位美国学者——本杰明·汉默。原先,我们这些英语水平不高的工作人员以为不好与他沟通,没想到根本没有障碍,他只有三十多岁,却已在中国生活了12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在论坛上的发言虽然仅限于荀子的礼乐思想和礼法思想,见地也不是多么高深,但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一个月薪只有2000多元的外籍助教,他的工资比我们的一般人员都要低许多。这点钱,充其量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费用。即便这样,也不能泯灭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用他的话说:“我就是喜欢中国文化!”这种为了学术,为了理想而执着追求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荀子故里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各级领导的英明决策,离不开有志之士的倾情奉献,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才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如黄花、红叶一样,如果仅是一枝一蔓实在不足为奇。只有众多的黄花、红叶聚集起来,才能形成壮观的景致。
郭建红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爱心之旅
下一篇: 揽霍岳灵秀 沐古衙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