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9年的中考成绩是584分,当时临汾一中、三中都上不了,我最终选择了临开一中。今年高考我考了537分,超过了理科一本分数线,被天津理工大学录取。在这里我要谢谢我的老师和母校,是你们培养了我。”“特殊群体”中的一员,临开一中高53班毕业生程雨雨如是说。
几十名“特殊学生”在临开一中的三年里,受到老师的精心培育和悉心照顾,学习成绩稳步提高,逐渐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今年他们高考成绩全部上了二本线,其中有半数以上达一本线。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许多家长都感动落泪:“孩子在高考中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我们非常开心。”这些“特殊学生”从所谓的普通学生迅速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得益于临开一中实施的一整套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临开一中在教学上推行“学教稿”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是以导学为方法,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在课堂上实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思考结果,大胆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信心。
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信,还需要按照不同的年级和学科特点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为此临开一中同河南永威、河北衡水等名优教育集团建立长期双向互动合作联系,与山大附中结成对子,定期邀请名师来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向学生们进行学法指导讲座,让学生从听懂知识到学会知识,由学会知识到会学习知识,由老师教会知识逐步过渡到不要老师教而自己学会知识。
要想实现“输在起点而赢在终点”,创造奇迹,还必须严格学校管理,从点点滴滴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临开一中实行严格的“四清”制度,即从起始年级、起始学科开始,做到“堂堂清”,当堂理解、熟记知识点,完成作业;“日日清”,清不了的利用课余时间突击;“周周清”,清不了的周末补;“月月清”,清不了的突击补;“学期清”,期末清不了暑假补课。学习不留死角,知识在第一时间细化、内化、深化到学生的大脑,真正做到了知识的强化落实。
正视现实,找准办法,选对路向,锐意进取。临开一中依靠自己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书写了“差生源也照样圆梦大学”的一个个教学奇迹。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