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朴园出场。(剧照)
在市眉户剧团团长潘国梁的一生中,眉户版《雷雨》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这部戏出生距今还不足月;虽然这部戏还未及获得任何奖项。
在市眉户剧团的建团史上,2012是注定被写入团史的一年!这一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一年,市眉户剧团建团60周年;这一年,“里程碑式”的剧作《雷雨》被剧团搬上了眉户戏舞台!这一切还要从市眉户剧团建团60周年说起……
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
2011年10月18日,建设“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在全国范围内被审议通过,同时,打造精品文化品牌成为每个文艺团体的光荣梦想和历史使命。适逢市眉户剧团建团60周年,“拿什么献给你,我的剧团我的家”成为全团人的心头大事!
“排《雷雨》!”一度一筹不展的潘国梁想起了早年悉心观看过的沪剧《雷雨》。“一样是地方戏曲剧种,一样是小型舞台剧,别人演得,我们未尝不可!”
此念一出,搅活一池春水。
剧团里的人乍一听闻要排经典剧作《雷雨》,喜忧参半。喜的是,“里程碑式”的《雷雨》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能够排演这样的经典之作,是许多人曾经奢望的一个“不敢想象”;忧的是,“沪剧”“京剧”“电视剧”……各种版本的《雷雨》相继登上舞台,模仿无益,超越——谈何容易?
获悉潘国梁想排演《雷雨》,许多业内与他相熟的朋友及合作过的伙伴纷纷劝他罢手,“难度太大,费力不讨好”,类似的理由是怀揣善意的人们最大的担忧。如果说此时的潘国梁是登山者,那么横亘在他眼前的“珠穆朗玛峰”就是说服自己、也说服全剧团排演眉户版《雷雨》。
“我有三点理由,说出来供大家分析。一、以‘乡土气息’见长的眉户剧挑战高雅精深的历史剧,固然有难度,但未尝不可迎难而上;二、《雷雨》的演员构成既精炼又老少搭配得当,不仅可以成就剧团里的3个国家一级演员在20年后同台演出,又可以借同台演出的机会实现‘老带新’;三、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为了尽一切力量打造精品,我打算请郦子柏老先生出山任这出戏的导演。”
一席话点燃了全剧团人如火的面庞和炽热的激情。
眉户版《雷雨》自此正式列入了市眉户剧团的排练日程。
一场攻坚克难的战役
如果一出戏是一个导演的作品,那么一出好戏无疑更有赖于导演的全身心付出,让人一看就感到在舞台上众多演员精彩演出的背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其手法之抢眼,令人无法视而不见。
郦子柏,国家一级导演,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话剧《雷雨》作为经久不衰的剧作一直是历届中戏学员反复研摩、排演的对象。在他麾下,李保田、严顺开、鲍国安等高徒早已扬名于演艺江湖。然而,如何请来已八十有三高龄的他出任导演,着实是个难题。
所幸,在此前与郦老的业务接触中,剧团的“精益求精”给郦老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几个回合的沟通,郦老感念于剧团的真诚和迎难而上的魄力与勇气,欣然答应执导,并在接到剧团寄去的《雷雨》初稿后伏案一月有余,从门、楼梯等道具的摆放到演员上台后的走位和站位等细枝末节全方位地作了完善。
8月3日,郦老现身市眉户剧团的排练厅,开始了他长达一个月的坐镇指导。“以前跟郦老有过合作,了解他的规矩,没等他来我就潜心写了长达6页的‘人物小传’,从人物的发型、妆容、站姿、服装、心理活动等各方面剖析了我饰演的角色,郦老对我的功课很满意。”蘩漪的饰演者、国家一级演员赵梅谈到自己的“人物小传”时颇自得。“不过也有小小的遗憾,郦老来了之后,用3个小时的时间对每个角色作了全方位的剖析,尤其在人物心理方面。我的功课交早了,如果把这部分内容加以完善后再交会更好。在认真敬业的郦老面前,功课的漏洞越少才越对得起自己的角色和他这份苦心。”
宽敞的排练厅内,每天9个小时左右的排练和角色揣摩对郦老和参演人员来说无疑都是一件苦差事。被观众评价为“她不是在舞台上演戏,是在舞台上生活”的国家一级演员,集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等诸多奖项于一身的许爱英在剧中饰演鲁侍萍一角。“侍萍是个刚毅的女性,身上虽然有许多局限性,但仍不失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可敬人物。既要演出她内心的澎湃力量,又不能演出刁蛮的味道,为了拿捏到位,我经常让人用手机把自己排练时的场景拍下来,一遍遍回放,发现演过头或演不到位的地方再逐个儿加以改进。”说到兴头上,许爱英不断起身现场进行表演,时而声色俱厉,时而泪眼婆娑。“只要用心,只要热爱,眉户剧可以让你不断挑战自己,像酒一样,时间越久越香醇!”
“四凤”的扮演者许丽君为了尽快融入角色下足了工夫。为了找准女仆的感觉,她整整一个月都只梳一条长长的麻花辫;在家倒水喝的节骨眼儿,突然,戏来了,她的眼前涌现出端水给太太喝药的场景,于是,擎着茶杯的她常常会恭恭敬敬地两手平端、低头迈着小碎步入了戏,一旁的家人竟被唬得目瞪口呆……
在众多参演人员的内心里,流淌着、涌动着蓬勃的精神力量,这股力量汇聚起来,成为临汾眉户不断进步的动力!
一次台前幕后的合作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眉户剧团,有人笑称这出戏是眉户界的明星版《雷雨》。而由三位“明星”级演员参演的剧组中,榜样的辐射效应及“老带新”的优良传统从来就未曾停止过。
“跟三位前辈同台演出对我来说既有挑战,又有压力,但成长也快。”演惯了“农村题材”戏的剧中“周萍”的扮演者贾福林最初排戏时,总也找不准富家公子的“潇洒派头”,翻原著、看影碟、找感觉、比差距……不厌其烦地自我摸索和同台前辈的悉心指导后,“周萍”在台上一亮相便“公子哥儿”味道十足。
饰演“周冲”的青年演员刘武斌印象最深刻的是总也找不到17岁的周冲蹦跳着上台的感觉,剧中“周朴园”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潘国梁在排练厅教了他整整一个下午。短袖T恤,副导演张俊霞在街头巷尾奔波了整整两天。疲惫不堪之余,她看到了一件只有一小块蓝色商标的T恤,一度想买下后把蓝商标染白的冲动,付钱的刹那却放弃了,最终买回了心仪的那件。“又不是演穿越剧,带明显标识的衣服穿上台会有穿帮的嫌疑,也许能侥幸瞒过观众的眼睛,但面对这么经典的作品,我希望每个小细节都能配得上‘经典’这两个字。”
“……不知是梦还是幻,一生总在雷雨间……”舞台上,如泣如诉的唱词和孤独悲凄的人儿在风雨中摇曳;舞台下,如痴如醉的观众和着凄美的唱腔热泪盈眶……戏尾,台上,三死四伤,台下,掌声雷动!
在潘国梁看来,对眉户版《雷雨》贡献最大的不仅是台前幕后的全团成员,更是那些曾经怀疑和反对的声音。“正是他们关切的疑问甚至是质问,逼着我们每个参演人员对自己的角色精益求精、不断完善甚至到了苛求的程度。”
回望才知道:走过,是如此艰难,亦如此辉煌!
“眉户剧的生命力就像一个孩子的生命,任你多么了解他,他成长的过程还是会不断地出人意料。然而,这也正是眉户剧的魅力所在,我们乐此不疲!”潘国梁的眼眸里有淡淡的光华流转。在他的引领下,他的剧团似乎已奔赴下一站,目标是要成就的新梦想——打造更多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让眉户剧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下一篇: 古县基层科普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