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时,记者走进该校盲二班的教室,此时班主任牛丽男老师正在给盲生们上语文课,只见孩子们一边用手指“读”着课本,一边认真听着老师的讲课。“盲二班里的学生目前在学四年级的课程,今天的语文课上讲的是《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学生们根据我的讲解,自己用手指在盲文课本上‘读’我正在朗诵的段落。”牛丽男告诉记者,在正常的盲生教育中,一二年级的盲生首先要学会如何用手指辨别各拼音字母,然后在日后的学习中,用拼音来代替汉字学习课文,学写作文等等。
盲二班的教室里只有不到十名学生,对于记者的突然到访,他们感到十分好奇。“社会上有很多人来看我们,给我们带吃的用的穿的,但是还没有接受过采访呢!”一名盲生一边向记者展示他的作文一边对记者说道,他们的学习生活其实和正常的孩子们差不多,只是他们看不见外面的世界,不知道别人口中的蓝色、红色、绿色到底是什么概念。
记者注意到,在这间偌大的教室中,竟然没有一件用来装饰的小物品或小图画,单调的桌椅前,是基本上从没有用过的黑板。
牛老师告诉记者,她几乎从不上讲台,每一节课,她都坐在孩子们的中间,手把手的教他们“读”书“写”字。
“盲人孩子们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对于一些无法通过触摸来了解的东西,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去了解,而每个人的了解又都是不一样的。”牛老师说,比如表情,在授课的时候,孩子们无法看到你的表情变化,就只能通过听语气来判断你的表情,语速的快慢,语气的轻重,都可以让孩子们知道此时此刻的你是开心还是失落。
外面的世界色彩斑斓,处处美景如画,但在盲人孩子的眼中,却是一片黑暗,于是感知颜色成了他们最深的渴望和最大的梦想。一位盲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这样写道:我认为每一种颜色都是快乐,我看不到,但是我可以感觉得到,在树林中,我能闻到叶子的味道,我的老师就告诉我说,这个味道是绿色的;在大雪中,我抓起地上的白雪,能够感受到冰凉,老师告诉我说,这个感受是白色的;过国庆节,我们参加学校的活动,大家唱歌,大家鼓掌,大家欢笑,我感觉得到,老师告诉我说,这个感觉是红色的……”“这些孩子们特别的敏感,也特别的聪明,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存在,寻找到生活的价值,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教育。”牛老师告诉记者,她专门将一个“好人好事”本放在教室中,每有学生帮助他人做了好事,她都会开班会对其表扬,鼓励大家向其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的价值,也让孩子们学会爱与去爱。
为了让盲生们在日后走向社会拥有一技之长,该校专门设置了“一元钱基金会”,成立了按摩专用室,组织学生们以一元钱的价格,面向社会寻找“顾客”,选择按摩专业的盲生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提早接触社会,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这一元钱的“报酬”。“很多盲生都加入了这个基金会,其实所谓的一元钱报酬只是一个象征,但是他们却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提早接触社会,在付出劳动的同时,得到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牛老师说。
记者 苏亚兵 杨全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古县《弟子规》走进校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