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龙尾巴”,很多年轻的“龙爸”“龙妈”除了沉浸于喜得宝宝的喜悦之外,他们最大的感叹莫过于花在孩子身上的开销越来越大,有些费用算起来已经超过了家庭的月收入,越来越多的“育婴族”直呼养不起。
吃的、用的都要钱
“以前一户人家养几个孩子也不费事,现在养一个孩子就够呛,吃的、用的都是钱啊。”今年27岁的小张在我市一家物业管理公司上班,每月工资1800多元。今年年初,她喜得龙宝,如今孩子已经9个月大了。小张告诉记者,宝宝每月要吃四罐进口的奶粉,算起来1000多元,各类婴儿辅食、鱼肝油等营养品又是好几百元,再加上纸尿裤等婴儿必需品,仅这些吃的、用的就花光了她一个月的工资。小张还不住地感慨:“以前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逛街,现在已经很少去了,都因为自己囊中羞涩。”
早教也成“起跑线”
和小张一样,在我市某事业单位工作的黄先生也深有同感。黄先生以前喜欢收集一些飞机、轮船模型,每年在这方面的投入也不少,而如今当了爸爸的黄先生迫于经济压力,也搁浅了自己多年的爱好。“现在宝宝才是家庭的全部重心,所有的开销几乎都在围着孩子转。”尽管儿子只有11个月大,黄先生和妻子已经开始了早期教育。各类育婴书籍、婴儿早教玩具等已经摆满了书房,仅一个婴幼儿智能早教机就300多元。不仅如此,黄先生还给宝宝报名参加了早教中心,一年学费近一万元。“虽然是贵了点儿,但没有办法,很多同事都给孩子进行早教,我也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啊。但现在我能明显感觉到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
吃饱穿暖别奢侈
如今,婴儿用品的名目可谓五花八门。湿巾加热片、音乐坐便器、测温报警汤匙、婴幼儿便携式无线监视器……越来越潮的婴儿用品不仅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不少年轻父母消费过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年轻的父母一边喊养不起,一边又不断给孩子添置各种新奇的用品用具。市民马女士的儿子刚7个月,她粗略地列了一项孩子的玩具清单:一块多功能游戏毯360元;一对高档竹制手摇沙100元;一件环保爬行垫280元;一套宝宝启智布书270元;一个仿真玩具狗190元;一架木制摇摇车360元;一台婴儿早教故事机300元……再加上一些细碎的小玩具,已经花费了2000多元。无奈的马女士说:“现在我们家的开支一多半都是给孩子的花销,就拿买玩具说吧,给孩子买的都是高档的品牌玩具,买便宜的玩具一是不放心给孩子玩,二是这些玩具做工粗略,孩子也不喜欢玩。”
教育专家提醒,育儿消费应该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养孩子只要保证营养均衡,衣物舒适卫生就可以,没有必要盲目追求“贵族式”养育方式。同时,贵的用品未必真好。
记者 景文婷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吉县卫生局狠抓纪律作风建设
下一篇: 孝亲互爱合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