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教育收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2012-12-20 17:22: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璞 景秀红 贾丽)记者在日前召开的市教育局2012年政风行风评议听证对话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共收到教育乱收费案件33起,查实教育乱收费案件14起,处理责任人19人,涉案金额143.3万余元,查处考试违纪违规人员共158人。

该局在治理教育乱收费上的具体做法是:

一、学习宣传在先。明白教育收费政策,明确乱收费责任是整治的基础。年初,该局印发了国家有关部委关于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的八项举措,层层签订了教育收费治理工作责任书1000余份。之后结合我市实际,相继出台了《关于做好临汾市2012年普通中小学用书征订工作的通知》《关于上报临汾市教辅资料选定结果报告》《临汾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实施方案》,提出了“五项要求、六个严禁”具体措施,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宣传收费政策,认真学习收费法规。今年,该局和市直学校先后6次走进“9·30”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积极宣传教育收费新政策,热情回答听众提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行风监督员到市直各学校和局机关参加听证对话会共7场,现场收集建议32条。

二、创新整治载体。在预防在先、关口前移方面,该局实行了“三通报一约谈”制度。一是建立信访举报通报制度,该局每季度向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通报各地信访举报数量和查办情况。二是实行典型案件通报制度,对典型案件查实一起、剖析一起、通报一起,在通报中扩大案件查处成效。三是实行通报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纪检监察干部例会,汇报工作,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今年以来,该局下发举报数量通报3期,对典型案件通报5期,对乱收费案件举报数量多、经查属实的前两个县份,对其县教育局局长、纪检组长和有关校长实行了“约谈”。

三、开展“三项活动”。一是教育收费示范县创建活动。市局规定,凡是出现截留、挪用、挤占教育经费行为;不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不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出现乱发奖金、补贴、津贴、实物和组织公费旅游等现象;在各种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中,发生强制性收费行为;辖区内学校发生严重的乱收费案件;在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中,教育政风行风建设评议未能进入先进行列的县(市、区)一律不准申报教育收费示范县。已经申报的教育收费示范县若出现乱收费案件,将予以黄牌警告并通报全市。这些措施,既调动了各县创建的热情,又保护了规范收费示范县的积极性,保证了活动开展的实效。二是教育行风评议活动。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年底组织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家长和学生,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民主评议活动,对行评工作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对收费问题反映多、行风评议较差的县份和学校,经纪检监察部门确认后,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不得评为先进,实行一票不决。

四、纠建并举,严查快处,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工夫。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办共涉及到市纪委监察局、市纠风办、市教育局、市物价局、市财政局等七个部门,以往各自检查多、联合检查少。今年市纠风办、市第三联组多次与教育等部门联系沟通,10月份专门召开联席会议决定,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教育专项检查的通知》,在全市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收费大检查。重点围绕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中小学教辅资料管理、幼儿园收费行为、公办中小学有偿补课、民办学校招生收费等六个方面进行检查,目前3个检查组分赴各地正在开展此项工作。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