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青山夕照明

2013-04-11 09:05:5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曲沃县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成立至今,充分发挥热诚服务、反映诉求、维护合法权益、沟通党和政府与老龄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推动“三个发展”,积极开展老龄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理念,以献一条良策、办一件实事、总结一个典型、搞一次调研、反映一条社情民意“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助推全县各类老龄人才在保护身心健康、安度晚年的同时,继续为社会贡献经验、才智和力量,让“夕阳”更加灿烂。

一、献良策 为创新社会管理当参谋

高显镇西上官村郭保利是光荣离任的农村党支部书记,虽然不再任职,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刻牢记在心。从西上官到高显村经过一条侯月铁路,路下有一座深达十几米的长坡桥涵,一天到晚桥下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可谓南北通行的咽喉要冲。然而每逢下大雨,两面坡的雨水全往桥下灌,积水成潭使车辆行人无法通行,群众无不怨声载道。郭保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撰写了建议政府尽快解决桥涵积水方便群众通行的议案,并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使问题得到解决。

每年盛夏,县城中心广场都要举办文化月活动。活动开展时,政府都要花费数千元搭建临时舞台。一些离退休老干部中的有识之士,从勤俭节约的角度出发,建议政府在广场建一座永久性的舞台,省得年年搭建浪费钱财,得到相关部门采纳并照办。县城内除正大街外许多小巷路面不平、没有路灯,老人和小孩夜间行走易发生事故,协会中的会员积极建言献策,请有关部门为群众排忧解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二、办实事 为文化立县战略流汗水

老龄人才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运用自己的学识和专长,在不同的战线行业的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雷涛一贯治学严谨、学识丰富,是全县德高望重的“大笔杆子”之一。退休后,他积极为“文化立县”做贡献。由他牵头,组织全县热心于晋文化研究并具有一定学识造诣的各界人士近百人,成立了晋文化研究会。他们以弘扬传承“晋文化”为己任,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实地调查,开展学术交流。编辑出版《晋文化研究》会刊,至今已出版发行24期,刊发包括省著名考古专家在内的学术研究论文近400篇。论文用大量的历史文物遗存考证和对众多文献史料的研究为据,证明曲沃是晋文化的发源地,春秋时期的晋国古都就在曲沃,为县委县政府“文化立县”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曲村镇下坞村现年78岁的郑月巴,酷爱民间工艺美术制作。20多年前,他带领家人办起了“下坞村民间工艺美术社”,葫芦、剪纸、布艺、沥金漆画等五大系列民间工艺美术品享誉海内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郑月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的创业史和深厚民间工艺美术造诣,曾被省内外60余家主流媒体宣传报导,“中国葫芦王”闻名遐迩。

原曲沃县工商联主席黄文生,积极引导工商界有识之士,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11个文化旅游项目,踊跃投资认领古建筑的修缮保护开发。黄文生同畅义龙投资1600万元认领了西海村的龙王庙;畅义龙投资7000万元,对县重点文化旅游景点“乔岳晴岚”实施综合开发;赵金有认领了神泉村黄帝庙;巩代生认领了义城村黄帝庙;冯财除了积极参与景明村风景区开发外,还认领了南林交村龙泉寺古迹的修缮开发。对以上老龄人才所办实事的典型事迹,县协会及时在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报道,倡导更多的老龄人才发挥专长,为社会和谐进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

三、搞调研 深入曲沃中学谈育人

今年7月8日,县协会组织一批相关专业干部深入到曲沃中学搞调查研究。郭簃校长向大家作了曲沃中学的发展变化情况后,带领大家参观了校史展览馆、顾炎武先生讲学处、校园科技大楼(天文台)、教学楼、体形训练大厅等。参观后,大家无不为曲沃中学近年来的巨大变化而感慨。在调研中,大家针对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育更多更好的人才等方面,大家各抒己见,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希望学校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上,多出好人才的殷切期待之情。

四、树典型 打造各专业领域老龄领衔人才

张桂蕊是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老教师,她从一名普通教师,靠党的培养和自己的不懈奋斗,成长为县教育局副局长兼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山西省中学语文研究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教育发展战略领导组成员。数十年来,她潜心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根据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成功经验,写出了22万字的《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一书。这本书由国家教育部出版发行,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同时她还在《人民教育》等行业报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代表山西省赴京参加了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她因科研成果颇丰,成为教育战线上出类拔萃的人才。

在文学创作领域,老龄人才同样发挥独领风骚的作用。现年70岁的靳贵,历来不爱当官爱写戏,曾创作现代戏、古装戏大小剧本数百部。继长篇小说《大槐树移民》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后,今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将他的剧作《靳贵创作戏剧选》结集出版,全书近50万字,受到省内外戏剧界的关注和好评。我县作家张继善可谓著作等身,长篇小说《石家湾》《黄河作证》分别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诗集《淡淡的云》《弯弯的河》《濛濛的雨》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朱光亮退休后笔耕不辍,多篇诗作获国家级大奖,去年出版了《踏遍青山人未老》一书,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和广大读者的喜爱。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人才资源开发,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纳入全县人才发展规划。从2009年4月“五个一”活动开展以来,县上多次举办老龄人才和项目交流活动,积极为老龄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方便。“五个一”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更多的老龄人才继续践行人生价值观,在有生之年大展宏图的冲天干劲。(上官建国)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