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应对『孩儿脸』天气

2013-05-02 08:47: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今年的天气真把我搞懵了,一天经历3个季节,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这个忽冷忽热的季节里,不难听到过这样的抱怨,昨日,记者在市内几家医院获悉,因为最近多变的天气,这段时间的门诊量比平时高出了许多,其中,由天气引起的感冒、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这四大类疾病的病人占了大部分。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第四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李建义大夫,听李大夫介绍老人、宝宝和年轻人该如何应对这多变的“孩儿脸”天气。

宝宝“捂”着点儿

对于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李建义说,要给孩子“捂”着点儿,可使稚嫩的身体适应这种冷暖气候的变化,有利于维护孩子恒定体温的调节,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但是,这“捂”一定要到位,要把握五个要点。

1.宝宝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把握“8、15”原则。当8℃就需要捂一捂了,当气温持续保持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人体已能适应后就可以不捂了,以避免上火。

2.冷空气来前24至48小时要捂。在冷空气到来前24至48小时是捂的最佳时机。因为许多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在冷空气来临的前一两天,家长就要适当给宝宝增添衣物了。

3.背、腹、足底是重点。背部保持适当温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机会。保持腹部温暖对保护宝宝的脾胃很重要。寒从脚起,足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也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年轻人“悠”着点儿

李建义大夫讲了近日的一个病历:小李原来就有颈椎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已经缓解了不少。他平时也比较注意锻炼,上周看天气非常好,就跟朋友一起出去玩,顺便也锻炼一下身体。玩得很尽兴,因为午后温度比较高,小李就把外套脱了,只穿了一件薄的开衫。下山的时候,太阳已经渐渐落下了,小李也没感觉到冷,所以准备下山再穿。一直走到山下,被风一吹,小李才感到身上凉飕飕的,赶紧把外套穿了起来。回到家吃过晚饭,小李就感觉不对劲了,头晕晕的,胳膊还有点发麻。第二天一早,小李发现自己不仅头疼得厉害,颈椎也是僵硬的不听使唤,赶紧到医院。原来是颈椎病复发了。

李建义说,气温多变,这个时候应该特别注意颈腰椎的保暖,千万不要一热就脱,这样很容易受凉,导致血管收缩,压迫神经,引发颈椎、腰椎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长期伏案工作、长时间坐着工作的年轻人,需要特别当心。外出游玩的时候,多穿点衣服,即使气温升高,衣服也要慢慢脱。

年轻人在这个季节里应该拒绝嗜酒、咖啡,过量饮酒可能引起高血压甚至心脏衰竭。咖啡因会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和压力荷尔蒙水平,压力荷尔蒙则会引发怒气。

老年人“蔫”着点儿

气温的忽冷忽热导致老年人常会出现情绪烦躁、头昏脑涨、血压波动等症状。那么老年人在这种天气如何安全渡过呢?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李建义大夫说,老年人注意以下4点,基本上不会出太大问题。

1.均衡饮食:无论何种疾病都需从饮食开始预防,多吃水果蔬菜、鱼肉和全麦食物,这样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有益于心脏健康。

2.避免情绪过大起伏:众所周知,老年人的心很“脆弱”,而情绪的波动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心”。过度的悲伤、兴奋、盛怒、忧郁,都会增加心脏病病发的风险,长期的身患抑郁症还有可能减少寿命。同时患有心脏病和长期抑郁、压力的老年朋友不妨接受一下心理治疗来缓解精神。

3.保持正常睡眠周期:老年人每天应保持8小时睡眠,中午午睡1小时效果更佳。本报记者 刘晚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