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县北董乡位于县城东南,辖34个行政村、3.9万人。全乡各村都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队伍有1102人。两年来,该乡关工委以创建“五好”关工委为载体,充分发挥“五老”亲情、经验、政治和威望优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热忱关爱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将关心下一代事业不断推向新局面。近日,乡关工委被曲沃县委授予“五好关工委”称号。
发挥“五老”亲情优势,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该乡关工委组建了一支“五老”宣讲团,聘请“五老”人员担任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两年来共宣讲4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2万余人次。“五老”人员与全乡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失足青年等特殊群体进行一对一帮扶,开导“问题少年”、“失足青年”,使他们重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鼓起好好做人的勇气。东明德村、白水村有几名青年,初中毕业后未考上高中,自认为前途渺茫,一度垂头丧气,无所适从,这两个村“五老”人员便找他们谈心,引导他们学习蔬菜种植技术,种植大蒜、洋葱等,收获颇丰,打开了致富门路,这些青年越干越有劲。为杜绝未成年人沉迷网吧,“五老”人员参与网吧监督,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北董村关工委的5位老同志,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配合工商所、公安派出所、文化站等执法管理人员,对集镇、街道上的网吧进行整顿,不留死角,使北董所有黑网吧全部关门取缔,这一做法深受家长的普遍好评,赞扬“五老”还了青少年一片净土。
发挥“五老”经验优势,营造青少年成才氛围。该乡聘请“五老”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报告员、家教员、心理咨询员等,搭建学校、家长、学生的连心桥,关注学生成长。
老教师组成差生转化义务辅导队,一对一帮扶转化差生。各村积极设立助学基金,全力营造鼓励青少年成才的氛围。义门村在“五老”的倡导下,全村第一条硬化的路是通往学校的路,第一条安装路灯的街道是通往学校的街道,第一个安装空调的是学生教室和教师宿舍。并对本村考入高中、大学的学生给予奖励,对重视孩子成长教育的家庭像对待义务兵家属一样优待,谁家的孩子学习好他们积极宣扬,谁家的孩子学习差他们积极帮助、辅导,在全村树立良好的尊师重教好风尚。2012年义门村考入全省示范高中——曲沃中学的达13人,这在全县同等村的达线比例是很高的,义门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状元村”。景明村一名贫困学生2012年考上了北京化工大学,为解决入学困难,村关工委发动“五老”建言献策,积极和联帮景明村的县委统战部联系,由民营企业资助该生5000元,保证了按时上学。
发挥“五老”政治优势,担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少年的社会责任。该乡关工委组织“五老”人员经常深入中小学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祖国好,家乡美”等主题的爱国主义宣讲教育活动,一年来开展村级教育活动6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1900余人次。每到清明时节,各村关工委组织中小学师生到位于本乡的景明烈士陵园扫墓,请“五老”现场宣讲,从而感染青少年,激发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热情。景明村老党员崔李平多年来在景明烈士陵园义务宣讲革命烈士事迹20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数万人次,他本人也被评为曲沃县首届十大道德模范人物。景明村退休老教师梁佐彬编写《钓鱼岛,中国的岛》快板书,《歌唱党的政策好》三句半等作品,组建“五老”文艺队,向青少年巡演宣传。同时,他在自家牡丹园建立青少年科普基地,开展科普知识宣讲,丰富青少年学生课外生活。
发挥“五老”威望优势,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各显其能。乡关工委在坚持做好关爱下一代工作的同时,把关工委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了“五老”的作用和功能。各村关工委在环境卫生整治中聘请“五老”担任宣传员、保洁员;在“五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聘请“五老”担任义务监督员、辅导员、管理员;组织鼓励“五老”积极参与到文明和谐家庭、文明和谐村等创建活动中去。景明、东明德等村还组建了“五老”文艺队伍,依托农村文化广场,开展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有效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通过参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五老”威望更加提高,反过来也更加有利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心孩子成长,情系下一代,就能赢得青少年、赢得未来;尊重“五老”人员,发挥“五老”优势,就能把握住关工委工作的主动性,把握住关工委活动的抓手。北董乡关工委主任卫志源深有体会地说:“总结我乡各村关工委工作的发展历程,哪个村‘五老’作用发挥得好、传承得好,哪个村的村风就好、全村就和谐。‘五老’为我们做好关工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薛金山 作者系曲沃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责任编辑:高卓然
上一篇: 电影《韩妈妈和她的儿女们》在吉县开拍
下一篇: 古县教育局召开中考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