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是一个集体行动

2013-05-02 08:56: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减负,是一个热门话题。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从关注学生的书包、眼镜、脊椎,到关注学生的心理负担。在“减负”这一系统工程中,人们往往只关注教育一线管理部门、学校和老师层面的问题,却往往忽视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大部分人认为,减负”就是要减掉不该有的负担,分解必须承担的负担,承担适当的负担,其主攻方向就是要减掉那些本不该有的负担,而那些本不该有的负担,主要来自于“低效课堂——过重负担——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掌握了“减负”的主动权。另外,改革教学评价是学生“减负”的一种有效策略。评价是最为敏感的风向标。当前教学评价主体单一,过分关注学生分数,内容以偏概全,方式片面,主要是学校管理者以考试成绩来奖惩和管理教师。只有改变这些不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才能让师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

这些观念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经过观察,笔者却发现,形成学生负担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学校给的负担之外,还有家长及学生的自寻负担和心理负担等,而这无疑需要社会、家庭、个人多方联合缓解。

据报道,长春一名高中艺术生,文化课成绩不佳,其母为了让孩子能上心仪的高校,将住房抵押贷款8万元,给女儿报了每月2.4万元的“豪华”补习班。另据报道,天津一位家长知道孩子没领到加入少先队的申请表,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迅速制订1份“入队紧急行动计划”。家长表示,孩子每一步都要跟上,否则一步跟不上,步步被落下。

从媒体报道的这两则新闻,能看出今天的家长心理负担有多重。有的家长怕学校教育不了孩子,转而追求“桃花源式”教育;有的家长怕孩子上不了名校,幼儿园开始学数学,少年宫前排长队;有的家长怕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到处寻觅辅导班。家长与教育的关系显得如此吊诡:教育的问题往往引发家长负担,反之,任何一项称之为顽疾的教育难题也都与家长的心理负担有关。

那么,家长、学生的焦虑和心理负担该怎样缓解?关键是发展教育,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多方化解矛盾。另外,媒体要起到好作用,不要动不动就渲染紧张气氛,要正面宣传升学,让大家明白国家的政策,即“什么样的人都有学可上”的大教育观,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同样可以让学生成才。第三,家长也要学会淡定,学会理性看待升学,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学会做人做事,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只有多方联合直抵病灶,才能让“减负”成为现实。郭璞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