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秀婷 见习记者 弓佩玉)本报7月10日《“小升初”步步难“升”》报道了来自浮山县的郭先生孩子“小升初”的难“升”事以后,社会舆论纷纷。
那么,我市各个中学“小升初”录取情况如何?对于采取的选拔性考试,学校又如何解释呢?当天上午,记者先后来到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原临铁一中)、平阳中学、精华中学及光明中学。在这4所中学中,只有精华中学的一位负责人站在该校的立场上,对此次实行摇号制进行了利弊分析;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平阳中学均以各种事情为由不接受采访;光明中学一位老师认为,这种摇号弊大于利。
当天上午10时许,记者首先来到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当得知记者要向校长了解,有关“小升初”实行的摇号制对学校的影响时,该校工作人员称校长不在学校。
这时,记者发现在他们身后的墙壁上贴有一张《领导值班安排表》,便根据上面的电话联系上该校分管初中部的李副校长,对方则称马上要开会,没有时间接受采访,让记者去找该校马校长,并提供了一个他的办公电话,然而此号码一直无人接听。
马校长的办公室就在该校北侧楼房的一层,可大门紧锁。经过再三打听,记者才从西边侧门进入。走进马校长办公室,值班人员说:校长刚出去不久,你下午再来吧,我是新来的,啥都不知道。”当询问是否可以告知马校长的手机号码时,值班人员表示不方便透漏。随后,记者打探到马校长的手机号码,但还是无人接听。
在平阳中学,一位负责人表示对于“小升初”一事,已经有媒体进行过相关报道,上午学校事务繁忙,也不便接受采访。
据精华中学的负责人介绍,此次“小升初”实行摇号制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学生的学籍建立全部由教育局负责,在学校找关系并不能解决学生的学籍建立问题,学校的招生工作变得轻松了;另一方面,部分被录取的学生如果不愿意前来报到,就会造成名额空缺,对此相关部门还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
据了解,在摇号阶段,精华中学共有1000名学生报名,500名学生进入了面试,通过翻看学生的六年级作业以及提问题来择优录取,最后一共录取了200名学生。目前,学校“小升初”阶段的招生工作基本结束。
临近午时,记者到达光明中学,此时该校的负责人已经下班,门口一名女教师说:今年的‘摇号’录取对学校没有什么影响,但着实给家长出了个难题,想上学的学生上不了,我身边有很多家长称他们就错过了这个机会,孩子不能进入理想中学,可不想上这个学校的学生有的却摇上了号。”
为何民办中学不让组织考试,公立学校却可以组织考试?没有被录取的片区学生该怎么办呢?至此,记者仍然没有得到答案,家长们也迫切地想知道缘由以及解决方案,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市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下一篇: 学生高考失利 家长“给力”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