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 美丽临汾的明信片

2013-07-12 10:07: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隰斌 卢凯)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公众的重视。那些凝固在城市一角的雕塑作品,正以无声的方式默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品位。我市城市雕塑建设项目继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后,近日,《雕塑改变城市——宿青平雕塑作品集》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发行,再次将临汾城市雕塑取得的成绩展示在世人面前。
众所周知,临汾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广布于众多寺庙的佛教、道教雕像和丰富的民俗雕塑雕刻光彩夺目。然而临汾现代城市雕塑仅始于20世纪90年代,位于山西师范大学的“名人雕像”和平阳广场的“世纪之星”是这一时期仅有的两组雕塑。21世纪以来,临汾城市雕塑迅速起步发展,短短10余年,各类题材品类,不同规格材质的雕塑,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于临汾城市的各个角落,如今漫步临汾街头,人们总会不经意间发现,不管是在市区繁华街道,还是新修建的广场、公园、桥头,抑或在遍布市区的公共卫生间门外,甚至刚刚落成的小区周边,都有雕塑的影子,在欣赏雕塑带给人的无限美感的同时,人们也品味雕塑艺术带给人的无限遐想。
要说到临汾城市雕塑建设的快速发展,市住建局局长宿青平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在外界看来,他无疑是临汾城市雕塑的推动者和设计者。从建造第一座城市雕塑,到提出建设雕塑之城的构想,十几年来,为临汾设计建设的雕塑达180余件。早在1998年,他担任侯马市委副书记时,就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尊环卫工人形象雕塑。2000年担任临汾市尧都区区长后,创建了尧庙旅游区和“中国华门”等知名文化品牌,由他设计建造的“尧都华表”落叶归根”东方盘龙”及百余件历史人物雕塑,使临汾城市雕塑迅速起步。2008年,宿青平担任临汾市建设局局长后,相继打造出“锣鼓大桥”脸谱大桥”卧牛大桥”古城公园”等建筑文化品牌,三次创造世界吉尼斯纪录,连环九鼎”伴侣”雕塑的外观造型受到国家专利保护,三源文化”威风锣鼓”“脊梁”龙之眼”等大型城雕被评为全国优秀雕塑作品。这些雕塑项目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树立了全新的城市形象,同时也为广大群众文化休闲、娱乐健身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正如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段喜臣在本书序中所言“临汾作为一个中等城市,短短几年时间就建造起很多具有文化分量的城市雕塑实属罕见。在临汾,我看到了一条以建设展示文化,以文化统领建设的路子,也看到了城市雕塑发展的一种新的探索。”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