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购物开放自主,但货品随手乱扔、蔬果用力揉捏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日前,记者就对市区某超市内出现的不文明镜头进行了“扫描”——
镜头一:率性购买 随意丢弃
在一堆摆放整齐的商品中,有一个或者几个不和谐的“落单者”,这仿佛已是超市里司空见惯的事情。一些市民选购完商品,又不想要了,多数会随手一放。更有甚者,一些鲜鱼鲜肉、冰激凌等冷冻食品,也被随意丢弃。还有一些顾客会挑选一车商品,但最终收银时却留下了一半在柜台上。记者还看到,一位顾客不小心将促销货架上的商品碰到地上后,却没有弯腰捡起。10多分钟内,陆陆续续有顾客经过,也都是事不关己的态度。
面对这些,该超市销售人员小李说:“顾客随手乱放,我们就随手归位。但是最头疼的是,一些生鲜食品很容易融化,有的顾客还把它们放在一些隐蔽的地方,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导致这些生鲜食品变质。”
镜头二:精挑细选 浪费严重
有的市民在挑选瓜果时,喜欢用力拿来捏去的,不想要了就往旁边用力一扔,不少水果都被摔得“伤痕累累”。记者看到,现在许多超市将蔬菜用保鲜膜捆成小包装,一些市民为了精挑细选,会将保鲜膜剥掉,掐掉不要的部分。有人还特意拆开好几个包装,将其中卖相好的部分都挑出来后“自成一袋”。这不仅加大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我们基本上已经把菜剥得很干净了,可是还有人认为超市的菜贵,非要再剥一层才肯买。”销售人员一脸无奈地表示。而周围的一位顾客也表示:“当看到有人这样折腾后,我是不会再买这个菜了,因为感觉都像是被挑剩下的了。” 镜头三:食品混装 占点便宜
为占点便宜,一些顾客在买东西时也是想尽招数。有的顾客在购买散装大米时,将价格贵的大米装在塑料袋下面,将特价大米装上面,到称重时硬说是从特价区购买的,以此来迷惑超市的工作人员。还有人试着偷换购买的价签,自己为自己“打折”。甚至,在购买可以打开的盒装产品时,竟将里面的东西“调包”。
对这些不文明的行为,超市负责人表示:“我们能做的最多的是劝阻和批评,或者在收银和称重时更加注意一点,真正的惩罚力度还有待加强。”家住市区煤化巷的张女士也表示:“这些不文明行为,看似占到了便宜,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早晚还是会加到我们自己的购物款中。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养成文明的购物习惯。”
■本报记者 景文婷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尧都区妇联新班子产生
下一篇: 新生入学"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