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之大脉、民之法宝、家之根基。儒家先贤孔子主张俭约反对奢侈,他提出的“五德”——“温、良、恭、俭、让”中便有“俭”的美德;诸葛亮在告诫儿子的信中也曾提到“俭以养德”之语;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中的毛泽东、周恩来也都提倡节俭,他们从革命时期到建国后都穿着打补丁衣服,以“整洁在外、俭朴其中”展现了伟人的崇高风范。
反之,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的商纣王、吴王夫差、隋炀帝杨广等均以奢侈浪费而导致亡国;有些领导干部讲排场、比阔气,直至利令智昏、腐化堕落,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因此,提倡节俭是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有力武器,对廉洁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坚持极其重要。
节俭是积累财富、积累成功的有效途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功史,节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1839年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生活的艰难使其养成了节俭的良好习惯与奋发的精神,16岁时他开始创业,一天他看到报纸上的一则广告推荐一本发财致富的奇书,他到所在的商店才知此书买后方能打开,他赶紧付钱买了一本,可打开书中只印有“勤俭”两字,他很是失望气恼。晚间他夜不能眠,但最终真正悟懂了要想致富确实得从勤俭开始。从此他不懈地努力打工挣钱,经过5年多的时间节衣缩食积攒了800美元,开始找准创业目标经营石油,最终通过几十年奋斗建立了垄断资本集团。
他的成功可以说与节约始终密切关联,他在经营公司时特别注重成本节约,提炼每加仑原油的成本计算到第三位小数点,每天上班都要仔细看各部门的报表,细致地分析、发现问题,考核各部门工作。1879年他曾写信质问一个炼油厂经理:“为什么你们提炼一加仑原油要花1分8厘2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干同样的工作只要9厘1毫?”他精细到甚至连油桶塞子都要追根:上个月你厂汇报手头有1119个寨子,本月初送去你厂1万个,本月你厂使用9527个,而现在报告剩余912个,那么其他的680个塞子哪里去了?”正是这种勤俭节约的钻劲成就了他和他的企业,诚如后人对他的评价:洛克菲勒是统计分析、成本会计和单位计价的一名先驱,是今天大企业的‘一块拱顶石’”。
英国著名文学家罗斯金说:通常人们认为,节俭这两个字的含义应该是‘省钱的方法’,其实不对,节俭应该解释为‘用钱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怎样去购置必要的家具,怎样把钱花在最恰当的用途上,怎样安排在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和娱乐等方面的花费。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把钱用得最为恰当、最为有效,这才是真正的节俭。”“勤为摇钱树,俭是聚宝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这些流传于世的名谚生动地诠释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应积极倡导节俭,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形成社会良好风尚,开源节流,共建和谐幸福家园,创造更加美好宜人的未来!
韩建防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让群众共享美好生活
下一篇: 洪洞农行服务“三农”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