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挖掘现场。记者 郝海军 摄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郝海军 实习生 王淳)9月10日,记者接当地群众反映说,在尧都区西赵某建筑工地挖出了许多墓砖,还有一些陶器残片,目前该工地的部分区域已经拉起了警戒线。随后,记者赶往位于西赵村往西的一处施工地点。
“我是半月前来到这个工地打工的。9月6日,听说工地上挖出了古墓,我们就跑去看,当时已经有公安局和文物局的人拉起了警戒线,听工友们说好像是尧王时代或其贵族的墓群,有四五处用砖垒起来的墓。”记者采访时,正在警戒线附近施工的一位陈姓工人如是说。记者在该工地看到,长四五十米,宽二三十米的区域已被警戒线围住,但没有任何人员看守。记者在一处被铲车刨开的坑壁上看到有用砖垒的穹隆形状的墓穴,里面全填满了土,地上乱七八糟地扔满了墓砖,一个完整的墓砖大约长有30厘米,宽约15厘米,厚度有七八厘米,约6公斤重。在工地上大多砖头都已破成残块,能看见砖砌的墓洞有两处,其余的已经仅剩垒砌的残缺墓壁,几处墓地周围还有分布均匀的“洛阳铲”的探洞二三十处。
随后,记者去临汾市文物局了解情况。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是在9月5日的晚上接到举报,说西赵的一处工地挖出了古墓。随后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一起前往该工地,并将挖出墓穴的工地用警戒线围住,可惜墓地现场已经被严重破坏。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只在工地上找见了两块陶片,拿回来鉴定,两个陶片的年代大约在东周到汉代,其中一个较大的残片上还有彩绘图案。
目前,文物部门的勘探队已经在工地进行了全面探测,分布的“洛阳铲”探洞为勘探队工作人员的勘测。截至目前,该工地发现被破坏的墓穴有7处。据2006年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上记载的西赵墓群称,尧庙镇西赵村,有汉、明、清时代墓群。面积约50万平方米,封土无存,断崖上暴露的汉代砖室、土洞墓10余座,砖室为穹隆顶,采集有汉代绳纹砖墓、灰陶罐、壶和明清的瓷器残片等。
目前该工地涉及文物保护的部分已经停工。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临汾风土人情宝岛大放异彩
下一篇: 首届微电商培训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