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郑月巴多件作品入选文明办公益广告

2013-10-08 20:41:29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这些天,曲沃县曲村镇下坞村的郑月巴忙得不可开交,不少人慕名前来观赏他的作品,在忙于接待的同时他还得抽时间进行创作。他要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将更多传统文化保留下来,通过“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展示给更多人。

10月7日,记者见到郑月巴时,他正在进行创作下一个作品《千辛万苦一粒粮》。郑月巴拿出几份报纸告诉记者,之前已经刊登了3幅作品,他创作的作品已经被中央文明办选定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通稿,在全国各大主流媒体上大篇幅刊播。

郑月巴拿出一份《人民日报》,整版刊登了他的剪纸作品《千辛万苦一袭衣》。他向记者介绍道:这是要说明身上衣服的全部过程,农民从棉花的选种、拌种、整地、播种、间苗、锄草、打掐、灌溉、除虫、采摘要经过10道工序,再从棉花的晾晒、轧花、弹花、搓卷、纺花、拐线,缠穗、合线、穿瑟、浆线、刷线、织布、染色、裁剪、缝衣、熨贴制成衣服又要经过16道工序。从这些工序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农民种棉花的几多勤劳和纺织工人织布以及裁缝制衣的艰辛,教育大家要勤俭节约,不能随便浪费。”郑月巴老人向记者介绍说,他们一家四代人应邀到中央文明办汇报展示“五大系列”民艺成果时,受到了热情接待,也得到了各方面更多的建议和创意。创作《千辛万苦一袭衣》,可以告喻富裕起来的今人,不忘一丝一缕之艰辛、一粥一饭之不易。

回村后,郑月巴老人回忆起棉花从种到制成衣服的各种环节,指导儿子郑亚辉和孙女郑平用艺术剪纸的表现形式精心创作,几经呕心沥血终于完成。

“制作衣服的全部过程,现在好多人都不了解,咱扎根农村,也曾经历过那个年代,对这些环节比较熟悉。”郑月巴介绍,各个环节虽然都有记忆,但毕竟是多年未见,为了确保作品更加形象真实,他便四处打听,又通过查资料,最后才确定画稿。

“光创作就用了一个月时间,创作是最难的过程。”郑月巴说,在创作完后,便由儿子和孙女负责剪纸和上色等工序,由于对作品质量要求较高,这也得一个月时间。

儿子郑平坦言,从棉花籽的选种到制成衣服的艰辛过程,有些环节他都不太清楚,也没有见过,通过这次构图创作,才真切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深刻含义。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种粮的辛苦,郑月巴正在进行《千辛万苦一粒粮》的主题创作,倡导节约粮食的良好风气。此外,郑月巴还有多件葫芦作品也入选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文/图记者 张莹超)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