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临汾 巾帼建功

2013-10-22 08:07: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这是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数字:

惠及创业妇女的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530笔,共3091.3万元,贴息124.5万元,全国妇联就此项工作在我市召开了座谈会;过去5年间,我市有160个巾帼文明岗帮联160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130个“妇”字号企业扶助3000余农户,1200名致富女能手帮扶38000名农村妇女致富……这是一幕幕鲜活的生动实践:“春蕾计划”资助贫困儿童5280人,“恒爱行动”为孤残儿童献爱心、“天籁列车”、“母亲邮包”、“母亲健康快车”、“儿童友好家园”……让更多的留守贫困儿童得到资助和服务。

这是一个个在各行各业创先争优的女性代表:

       全国道德模范孟佩杰、解黎明、“十大创业女性”、“十大杰出母亲”、“十大维权卫士”、好婆婆、好媳妇、好军嫂、兵妈妈……

       这是一项项来之不易的成绩和荣誉:

5年来,市妇联获全国、省、市三级表彰44项。2011年3月,市妇联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3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自2010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市级文明单位和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我市第一次妇代会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妇联的精心指导下,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团结引领全市200万妇女在我市“率先转型,全力跨越”的征程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了“妇女先行讲文明,妇女合力促致富,妇女带头创平安,妇女携手谋幸福,妇女创先争优秀”五大活动,为全市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社会事业实现新跨越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5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促进妇女儿童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妇女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今年我市市县乡三级妇联换届,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17个县(市、区)妇联和151个乡镇妇联换届工作全部结束。妇女儿童“十二五”规划被纳入了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安排、同推进,为妇女儿童工作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闻媒体加大了对妇联、妇女儿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

2012年10月18日,《临汾新闻网》头条以“我市妇联工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牢固基础”为题做了专题报道。全社会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环境不断优化。

各级妇联组织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妇女儿童工作在创新中实现新突破——统筹城乡妇女发展创造新业绩。围绕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百千万”巾帼帮联活动。有160个巾帼文明岗帮联160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130个“妇”字号企业扶助3000个农户,1200名致富女能手帮扶38000名农村妇女致富,建立“巾帼帮联示范基地”38个。省妇联在我市召开了“山西省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议”。惠及创业妇女的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530笔,共3091.3万元,贴息124.5万元,全国妇联就此项工作在我市召开了座谈会。

激励城镇妇女岗位建功。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中广泛开展了“百城千岗迎奥运,同城共创文明岗”,“万名妇女齐上阵,‘三城联创’比贡献”,“振兴教育、巾帼建功”等活动,选树市级以上文明岗258个,市级以上巾帼建功标兵348个。

以科技培训带动妇女发展。5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累计举办培训班近3000期,培训60万余人次。创建命名“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巾帼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及“大学生创业指导实践基地”共66个,获省妇联资金支持300多万元。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开创新局面。普法宣传教育覆盖面广。为加大“五五”“六五”普法实施力度,各级妇联利用“三八”维权周、“三下乡”活动、“12·4”法制宣传日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5年全市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0余万份。制定下发《临汾市妇联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市、县两级妇联同时启动了“爱家、爱岗、爱临汾,百万妇女在行动”暨妇联系统“六五”普法活动。

创新机制抓维权。充分发挥“维权法庭”、“妇女维权站”、“每月20号信访接待日”、“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的作用,5年来,全市共建立维权法庭(合议庭)41个,法律援助案件880件。参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全国妇联《反家庭暴力法》立项论证调研组在我市召开的立项论证会,作了典型发言。撰写了《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路的实践与思考》,获“第三届三省四市法学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亮点纷呈。在全市广大家庭中开展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无毒品、无赌博、无暴力、无犯罪“四防”、“四无”宣传教育活动。联合市公安局妇委会、交警支队车管所妇委会,在临汾市看守所开展了关爱女性在押人员帮扶、帮教、送温暖活动。2012年12月31日,《临汾日报》头版和《临汾新闻网》头条以“市妇联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成为全市综治工作的亮点”为题做了专题报道。今年,市妇联代表市直单位迎接了省依法治市工作督导组的检查和验收,得到高度赞扬。

——参与文明和谐社会创建工作呈现新气象。家庭教育全面推进。联合市教育局在全市组织开展“同心育栋梁共圆中国梦”家庭教育活动,我市被全国妇联确定为山西省唯一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市”。

典型培树影响深远。5年中,全市累计获市级以上“三八红旗集体”等先进集体1000余个、“三八红旗手”等先进个人3000余名。在“普法教育宣传月”活动中,评选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10个先进集体、90名先进个人和“十大维权卫士”。按照市委、市政府“实现临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步之年的要求,评选出临汾市“十大优秀女性”、“十大创业女性”、“十大杰出母亲”。

思想道德实践活动有声有色。与市环保局在全市启动了“低碳家庭,时尚生活”活动,印发了《家庭环保知识手册》,在广大家庭中普及低碳知识,提高低碳意识和技能。开展“我健康、我快乐、我幸福”百万城乡妇女健身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为23支广场、社区妇女群众文艺健身团体提供文化衫1500件、音响设备23套。精心创作并唱响了临汾妇女之歌《平阳花》。

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服务。组织妇女志愿者6424人,组建了243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开展了扶贫帮困、关心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流动儿童、美化环境等工作。

——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展现新作为。深入实施春蕾计划,市、县两级妇联共接受社会捐资150余万元,资助贫困儿童5280人。启动“恒爱行动”为孤残儿童献爱心。争取国务院妇儿办和联合国儿基会“儿童友好家园”项目1个,落地翼城唐兴镇南关庄村。连续申报两批“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示范点26个,获省妇联专项资金44.2万元。

为留守、贫困、患病妇女办实事。为我市5个县60个村申报农村留守妇女关爱基金24万元。与市计生委、第三人民医院等部门联合在14个非项目县的50万农村妇女中开展“两癌”普查工作,为全市44名“两癌”妇女争取救助资金44万元。为永和县贫困母亲发放全国妇联资助的母亲邮包1500个,价值15万元。中国妇女基金会在我市山区县投放“母亲健康快车”11辆,为30余万名农村患病、怀孕、“两癌”妇女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举办了“喜迎十八大”大型公益活动,社会各界为妇女儿童捐款、捐物,价值50余万元。

为灾区妇女儿童献爱心。“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广泛发动全市妇女为灾区捐款1119.37万元、捐物近5万件,1500余名妇女踊跃报名争当“爱心妈妈”。全国妇联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妇联组织”。

——妇联组织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巩固和扩大。全市基层妇联组织组建率达100%,机关妇委会组建率达90.3%,全市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妇女组织723个,组建率90%,社会组织中建立妇委会43个,组建率达41.3%,建立女职工委员会1038个,团体会员1071个。全市2971个村、151个社区,实现了“妇女之家”、《山西妇女报》、《生活潮》等杂志全覆盖。

妇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在全市妇联系统和广大妇女中开展了“五学五比五提升”、“争红旗、创优秀”活动。市妇联分别在清华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高校举办培训班,提升妇联干部履职能力。在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认真读好书,增加正能量”读书活动及讨论会。临汾市妇女干部学院在市委党校挂牌成立,开启了妇女培训教育工作的新篇章。开展以“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交万家友、暖万家心”为主题的妇联干部“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全市5300余名妇女干部共帮扶了10326个家庭,办实事19960件,提供了43万元物资帮助。

妇女理论研究实现新突破。2012年以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山西日报》、《山西妇女报》、《临汾日报》、中国文明网、黄河新闻网等媒体1349次报道了我市妇女工作。其中,《创先争优推动临汾妇联工作科学发展》、《党建带妇建带红半边天》、《从教育入手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思考与探索》、《“五大活动”激发正能量》分别入编《中国女性》海外版、《求是》研究所《中国发展模式研究——各地发展经验选编》、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巡礼》专辑和《中国妇运》。

广大妇女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在转型跨越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积极奉献

在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两大主体活动。农村妇女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在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上勇挑重担,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广大城镇女职工,充分展示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岗位建功,自主创业,一批优秀女性成为创业明星,一批女企业家彰显作为。

在参政议政中奋发有为。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民主政治建设,大批优秀女性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截至2012年底,市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为100%,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为64.71%。全市市级人大女代表108名,占总数的27.6%;市级政协女委员86名,占总数的24.2%。第九届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中,女性进“两委”4037人,实现了“村村都有女委员”的目标。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争做贡献。广大妇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四自”精神,积极参与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市民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涌现出了孟佩杰、解黎明等一批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全市共评选出各类文明家庭5000余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妈妈、好儿子、好女婿”953名、“好军嫂、兵妈妈”296名。

美好临汾,巾帼建功。5年来,市妇联审时度势,紧扣“发展”“维权”两大主题,在促和谐中统筹发展,在抓发展中凝聚力量,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妇女投身“建设文明开放、富裕和谐新临汾”的实践中,实现了妇女事业的新发展,谱写了我市妇女运动的新华章。面对又一个长达5年的黄金发展期,我市的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乘势飞腾,凌云直上!(记者 段碧蓉)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