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热在临汾

2013-10-31 09:16: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评委们和评审监督员正在认真评选参赛作品。记者 闫锐鹏 摄

10月26日,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暖洋洋地照耀着临开一中的校园。临汾市首届“尧都农商银行杯”硬笔书法大赛进入紧张的评审阶段。第一次评审,将从3500余幅作品中,选出入围作品396幅品才有资格进入初评,直至最后选定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工作量之大,远比一般赛事繁重。所以大家戏称为海选。

评审开始。参与第一轮评选的7位评委,是在海选前两个小时才接到通知的。均由临汾市硬笔书法协会理事组成,同时到场的还有两位特殊人员,他们是由评审委随机选出的参赛选手,作为海选特邀评审监督员进行现场监督,并要在本轮评审后对评审现场及评委工作给予点评。

8点整,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市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本次大赛评审委主任张胜主持召开了简短的评审标准规范说明会,并重点强调了评审纪律,要求每位评委及监督员认真阅读手里的《临汾市首届“尧都农商银行杯”硬笔书法大赛评审细则》及《海选评审表填表说明》。8点30分,评委及评审监督员依次走进海选现场,由于报送作品多,所以评审分12轮进行,每一轮约有300余幅作品。只见近300余幅作品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评审台上,评委进入现场便不得交谈,自行评选。海选标准为:内容健康,没有错别字、漏字,简繁统一,通篇行款整齐干净、布局合理,字体美观,具有艺术感。在海选现场的最中央,摆放着醒目的“评审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艺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坚持以作品质量论奖次,不以奖项数量定作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坚持既注重传承,也兼顾作品形式和风格上的创新,同时适当考虑书家的年龄性别结构、字体等因素的原则。

趁工作人员撤换参评作品的间隙,市硬笔书法协会执行秘书长、负责本次大赛的吴平女士向我们介绍了具体情况:这次大赛是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我市硬笔书法创作与发展,进一步扩大硬笔书法艺术社会影响力,由我市硬笔书法协会与《临汾日报》、临汾电视台、《语文报》联合主办,尧都农商银行承办的。大赛于8月26日拉开序幕后,到10月16日截稿,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近6000余幅应征稿件,根据征稿启事的要求,共有3500余幅作品进入评审,作者从85岁的老人到7岁的孩童,从在校的中小学生、机关干部、工人、农民到离退休的老干部、书法爱好者,年龄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有单位集体组织的,有个人寄稿、送稿的。市国土局、人行、卫生局、山西师大临汾学院、临开一中、曲沃乐昌教育办等单位更是依托大赛,掀起了系统内部的书法大赛热潮。尤其是市国土局,为了好中选优,将最好的作品报送市级大赛,在机关内部举办了“迎国庆颂党恩”硬笔书法展;还有7岁的杨景琪小朋友,带着自己的爷爷祖孙两个双双送来参赛作品;老年大学78岁的赵福景老人几次打来电话询问,并亲自坐上公交车来组委会送作品,由于路途遥远,中途还得倒车。当78岁的老人气喘吁吁地把作品送到组委会的时候,着实把工作人员感动了一把。为把本次大赛办成一次客观、公平、公正的大赛,大赛设立评审委,评审分海选、初评、复评、终评四轮进行,海选评出396幅作品进入初评;初评评出196幅作品进入复评;复评评出96幅作品进入终评;终评评出特、一、二、三等奖若干;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在海选和初评阶段,由评审委分别随机从参赛选手中选出2-3名作为特邀评审监督员进行现场监督,并在本轮评审后对评审现场及评委给予评价。作品进入终评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将派国家级书法家来参加特、一、二、三等奖的定夺。

评审现场2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一批只能摆放约300幅作品,工作人员初步估计需要12轮评选,每一批的评选评委都需要绕场巡视近1个小时,可谓是责任重大,既是对作品的评审,也是对评委职业道德的评审。海选前几批均是各中小学选送的作品,从稚嫩的笔记中,评委们看出了学生们的热情、态度的端正,虽然精品不多,但重在参与的精神感动了现场所有的人员。当评委进入到第四批的评选现场时,山西师大临汾学院一组学生的作品让评委们眼前突然一亮,这组作品的书写内容大都是唐诗宋词,作者虽是十六七岁的学生,但能写出如此漂亮的汉字足以让人震撼。中午用工作餐的时候,评委们还在津津有味地讨论着这组作品。为了争取时间,评委们撂下碗筷就进入了海选现场,或许一上午倘佯在一幅幅作品中有些枯燥,评委们互相鼓起劲来:“快,快,开始选美啦。”当海选进行到最后两批的时候,令人激动的时刻终于出现了,这两批的作品精品不少,妙字连珠,参赛单位有国土系统、有卫生系统,内容丰富多采,形式上有扇面、斗方、条屏……看来作者们都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尤其是一幅以深蓝色做底的手抄经卷,书写十分洒脱。评委老张站在作品前发出这样的感慨:“能把小楷字写到这种程度,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呀。”评委小吴哪一幅都舍不得丢,干脆一幅幅都填在了海选评审表中。果然不出所料,海选结束的时候,一轮弯弯的月牙已经挂在了校园的上空,星星在天上调皮地眨着眼睛。这12圈转下来,每一位评委都相当于走了十来里路,但没有一个评委叫苦叫累。进行现场监督的特邀评审监督员老赵和老崔异口同声地说:“肯定没有漏掉一幅好作品。”

张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次大赛是市硬笔书法协会成立以来开展的首次大型公益活动,其特点是点多、面广、战线长,得奖率高,涉及到各个领域不同层面,掀起了全市人民硬笔书法书写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国家提出的“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号召中来。此次大赛不仅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繁荣现代硬笔书法艺术,更是通过大赛发现人才、挖掘人才,真正使力作、名品展示给世人,为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搭建一个交流、切磋、提高的平台,同时命名一批市级硬笔书法名师,以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真可谓是意义深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在中小学生不断升温的书写热情中,进一步加强专业培训、讲座,从而使书法国粹扎根平阳大地。(记者 黄俊英 刘晚)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