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举办道德大讲堂

2013-11-06 20:22: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图为工作人员捐款。记者 王隰斌 弓佩玉 摄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王隰斌 弓佩玉)昨天,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举办了以“学习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档案人”为主题的道德大讲堂,邀请临汾日报社总编王庚星授课。王庚星围绕“孝”文化在为人处世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系统的梳理。活动结束时,工作人员为弱势群体爱心捐款,传播社会大爱。

“‘孝’是传统文化的根本,‘孝’是人的天性。从纵向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母的爱不是日益减少,而应该是与日俱增。从横向来讲,在家里应该孝敬父母,在外面,为了让父母放心、开心,我们应该处理好与同事、领导、邻里的关系。”王庚星介绍,孝顺”的含义有两层,第一个层面就是顺着父母,另一个方面,只有对父母尽了孝道,人生才能顺利。

结合事例、典故,王庚星阐述了“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学习传统文化”,总结出在为人处世时,三要三不要”,即“要节俭,不要攀比;在家庭中要讲情,不要讲理;要礼让,不要相争。”并呼吁在场的工作人员,要从小事做起,诸如帮爸妈洗脚,在饭桌上把第一口菜夹给父母,切记生日的当天就是母亲的受难日,给母亲磕头以表孝心。“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一个‘敬’字可以改变社会,一个‘孝’字可以改变风气。”

档案馆的一位同志激动地说:我是太原人,母亲今年86岁了,记得上次回家,我只在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便要回临汾上班,母亲哭着对我说,你就不能再多住一晚上吗?当时我哭了,老母亲也哭了。看着老人无助的眼泪,我瞬间觉得很愧疚,欠家人的太多太多。”

活动结束时,工作人员进行了爱心捐款。此次捐款对象有两位,一位是临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清洁工王兰英,他丈夫郭广乾因为常年辛苦工作,最后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另一位是环卫工人陕金花,因公致残。在场的人听闻他们的境遇后,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