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5-03-19 08:05: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教师通过以往的教学模式和题海战术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教师应转变以往的知识传授为素质教育,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发生由“教”向“导”的转变,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生由“被动”向“主动”的根本转变。现在本人将从以下两点谈一谈素质教育对物理教学的新要求。

    一、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国古人也早就说过,“授人以渔,终身受用。”这些话都深刻地阐明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更明确提出,要“提高自学物理学知识的能力”这一要求。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我认为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在新授课中,培养学生自学思考习惯,精心设计导语,这样有利于开启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闸门;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置悬念,提高学生自学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教案编制成学案,在学案中,要巧设思考题,所提问题要明确、具体、有层次性,既要符合教学目标,又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在复习课中,提高学生自学解题能力。主要由学生质疑,教师适当加以问难,让学生上复习课学有目的,听有重点,这样不仅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点

    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进一步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首先必须明确,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出发,结合我国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我国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可以确定高中物理学习能力应该包括认知方面的能力、操作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方面的能力、情感意志方面的能力。认知方面的能力对学习行为起着先导和反馈的作用;操作方面的能力和解决问题、创造性方面的能力对学习行为起着执行和完成的作用;情感意志方面的能力对学习行为起着动力和调节的作用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推行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的目标。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新形势下也应不断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摒弃陈旧的教学方法,迅速树立创新素质教育观,主动迎接高考改革的挑战。   山西师大实验中学 姚晓花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下一篇: 红色之旅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