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央视曝光的“辣条”生产现状,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我市学校周边小食品销售情况如何?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行动?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五毛食品”种类多多种添加剂占主角
3月28日中午,记者在贡院东路南街小学附近的小卖部看到,随着学生放学,周边的小食品店开始忙碌起来,学生们纷纷涌至小食品店购买各种零食。由于售价低廉、口味香浓、品类繁多(涉及膨化食品类、豆制品、糖果类等),五毛食品”深受孩子喜爱。
记者在位于扁担巷的一家小卖部看到,四层货架上,有四分之一的位置被各式各样的“五毛食品”占据。记者注意到,这些“辣条”包装袋上注明的食品添加剂中都含有咸味香精、食用香精等。记者在花花绿绿的包装背后还看到多种添加剂:脱氢醋酸钠、山梨酸钾、食品香精、鸡粉等。记者细数“辣条”的添加剂,竟然有七种之多。
随后,记者来到临师附小门口,发现该校附近的文具店也开始“兼职”小食品生意。记者在一家主要经营文具用品的店里看到,其柜台的显著位置摆放着各式包装的小零食,有膨化食品、豆制品、糖果类食品等,这些都是5毛钱,随便挑吧。”店老板介绍着,这些食品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有辣条吗?”记者问道。有,这个箱子里都是,你自己选吧,5毛钱一袋。”销售员说。记者看到,这个大箱子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辣条,卫龙”北京烤鸭”香菇丝”等。而就以5毛钱的“北京烤鸭”为例,记者查看配料说明发现,虽然名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肉类食品的名称,实际多为油炸类、膨化类的素食或调味面制食品,有肉名无肉料”,甚至从包装便流露着油腻。
家长忧心忡忡苦言“防不胜防”
家住铁路大宿舍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我家女儿最爱吃这些小食品了,每次放学都会边走边吃,我经常提醒她不要吃这些东西,可是我不能总守在她身边,加上她的自控能力差,即便我控制她的零花钱,也不管用……”该家长忧心忡忡地说。
在采访中,和陈女士有同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每次坐车到科委巷这站,小学生们一上车,车厢就蔓延着一股味精、辣油、香料混合的味道,非常刺激人的味觉。我觉得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些东西吃了会影响身体健康。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儿童食品的监管,为学校周边小零食的质量把关,别让学生承受‘辣条’所带来的风险。”
食药监局严监管为安全保驾护航
带着家长的担忧,当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局正在对儿童食品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对过期变质食品、标识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以及不按法定要求储存、销售食品的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严查。
此外,据尧都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已安排各个基层执法人员对平阳中学、南街小学、时代风华附近的小食品店进行了严格检查,如三无产品、过期食品等,为学生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检查结果将于三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布。(记者 成华 亢亚莉)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出租当成货车用 市民拉货可拒载
下一篇: 九州广场静候四海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