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师傅制飞机 临汾牛人欲高飞

2015-03-30 22:13:33 来源:

    今年51岁的郑蛟龙师傅是襄汾县永固乡续村人,最近,郑师傅干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自制飞机!他为什么要造飞机?造的飞机有多大?造好了吗?一个电焊铺子自制的飞机能飞起来吗?有人驾驶吗?3月29日下午,记者前往尧都路郑师傅的电焊门市部探访。
    知情人说,郑师傅自制的飞机就在铺子门口放着,一眼就能看到。可是,记者在长长的尧都路来回走了一圈都没有看到,不得已一路打听,才在一个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电焊铺寻访到,门口的中年女性就是郑师傅的爱人,原来“飞机”已经造好了,被拉去喷漆了。
    郑师傅的爱人介绍说,郑师傅年少时学习很好,因为家贫孩多,身为长子的他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自打17岁时就开始学习电焊,多年来对电焊情有独钟。为了生计,夫妻二人曾经在北京开了六七年饭店,2009年,母亲生病,他们便回来了,由于心里放不下电焊,回来不久就开了电焊铺。平时,郑师傅喜欢写写画画,自己爱琢磨设计一些怪异的图案,几年来,他曾电焊过老式马车、仿古花架、机器人等,做得像模像样,名声渐渐出去了——好几家照相馆拿着图案,慕名前来找他做道具,这次的小飞机就是一家照相馆定制的道具。
    “起初他是有顾虑的,怕做不好让人笑话,可是为了挑战自己,他还是答应了。接了这个活后,他两晚上没有睡觉,一直在琢磨应该如何下手,边琢磨边干,还真让他给鼓捣成了。不过,这个飞机不能飞,再过一段时间,他计划造一个能飞的飞机。”郑师傅的爱人说。
    由于郑师傅外出干活,记者当时没有见到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当晚记者与郑师傅取得联系。他说,这个飞机长7.5米、宽和高均为两米多,自重700多斤,铁皮厚度为0.5毫米。由于是头一次做,浪费了不少时间和原料,成本大约在4万多元。过段时间,他还要做一个能飞的飞机,单人单机,比这个要小一些,计划全部自重不超过600斤,到时,试飞员由自己亲自担任:只要飞机能离地,就说明小有成功,同时,只要离开地面,试飞就存在危险。
    这次制作飞机模型,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技术,接下来,我计划到北京国家图书馆去查一些资料,并去找一些专家,力求数据精确,工艺精致,试飞成功。”爽朗的郑师傅很是健谈,电话的那端,他畅谈着自己的心愿:下一次造飞机时,技术会比这次成熟,工艺会比这次精致,成本肯定会降低,时间也会缩短。即便没有成功,也会积累更多的经验。社会需要更多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人,我失败不要紧,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热爱发明、热爱创造、尊重知识、崇尚科技,这样,可以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才能进步得更快。”令人欣喜的是,听说郑师傅要自制飞机,已经有几家赞助商找上门来,有的愿意免费提供发动机,有的愿意免费喷漆,有的则愿意提供设备,有郑师傅的雄心壮志,有这么多人的赞助支持,我们祝愿郑师傅的飞机能早日平稳地飞上蓝天!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刘静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