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让群众乐享文化“定制餐”

2015-04-02 09:17: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体育比赛开幕式上献上一支自编自演的健康舞,消夏月晚会上唱一首动人的歌曲,业余时间听一堂免费的文化技能培训课程,国庆节时在蒲子文化宫展示一幅自己的作品……近年来,蒲县大力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让群众乐享便捷、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多样的文化生活在蒲县大地悄然流行开来。
    政府主导打造文化“磁场”“很难得有这样免费的培训机会,一方面能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可以借鉴这种形式,把免费培训带到我们乡镇去。”在参加了蒲县美术馆举办的第一期硬笔书法培训班后,乔家湾乡文化站王艳芳这样告诉笔者。“把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请进免费培训班,就是要把文化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的基层乡镇文化站调动起来,开阔他们的视野,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阵地作用,帮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了解书法、学习书法。”蒲县文广新局党委书记昝红波介绍说。
    蒲县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出发,建立了文化建设倾斜机制,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时,一改过去“只管掏钱买单,不管配送内容”的做法,尝试采用“群众点菜、政府买单、文化专业团队烹制配送”新方式。这一创新之举,让政府购买的文化服务内容与群众文化需求贴得更近,实现了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配送。该县本着“聚焦群众所需,提升队伍所长”的原则,加强全县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场馆及文化队伍建设,联合山西师范大学专家教师,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开展大规模培训,提升综合文化素质。
    走入课堂变学员,走出课堂成为宣传员。
    就在前不久,该县克城镇基层文艺骨干自发组织了一支40余人文艺宣传队,先后深入到公峪村、河北村、克城村等12个村委,在送去文艺表演的同时,还带去了健康舞培训,深受群众欢迎。一支支小分队、一个个宣传员变身“文化磁场”,为基层带去了免费的文化“定制餐”。
    市场运作深挖文化资源“以前真不敢想像自己的作品能走出大山去,政府搭建平台以后,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了解,还有美国商人从我这里买走了六十多幅麦秆画。”被誉为“平阳火笔第一人”之称的亢秀奎如是说,如今,亢秀奎在蒲县县政府的帮助下,成立秀奎麦烙画专业合作社,不仅吸引着更多人投身到“麦秆画”艺术中来,还产生了良好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为周边农民带来了实惠。据悉,该县按照“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的原则,在蒲子文化宫文化产业展览交易厅为70余位书法、绘画、剪纸、摄影、根雕、麦秆画、手工艺艺术家提供交流交易平台,培育出“山之魂”根雕、“红之韵”剪纸、“草之灵”麦秆画、“柳之艺”柳编等一批文化品牌。
    蒲县蒲剧团的发展也是该县深挖文化资源、实施市场运作的一个缩影。
    以前,由县政府出资扶持蒲剧团发展,有限的经费不仅无法调动团员的演出热情,在送戏下乡过程中还暴露出不少弊端,一方面体制内队伍力量薄弱、节目单一,难以承担全县93个行政村的覆盖任务;另一方面,剧团编创的剧目不接地气,远离群众生活,不受欢迎。为解决这一困境,该县将采购文化服务由花钱“养人”向“养事”上转变,将蒲剧团推向市场、接受市场洗礼,如今的蒲剧团不仅有了自己的收入,还扩大了文化服务覆盖面,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了多赢的效果。
    至2014年年底,蒲县蒲剧团送戏下乡累计200场,平均每个行政村达两场以上。不仅如此,蒲剧团还远赴晋南、陕西、河南等地商业性演出126场,创收20余万元。“去年,我们剧团根据群众需求编排了《赵氏孤儿》,在演出中大受欢迎。今年不少群众反映希望能创作一些反腐倡廉剧目。目前,我们正在加紧编排《母亲的家宴》,很快就能与观众见面。”蒲剧团团长乔五虎介绍说。
    群众参与释放文化活力“以前县上文化活动也很多,但大多时候我们只能当个观众看一看,图个热闹,现在听说文化馆有健康舞免费培训,我就报名参加了,身体得到了锻炼不说,还能上台表演,圆了我小时候的梦想!”在蒲县第十届广场消夏文化活动和2014年年底的迎新春舞蹈专场晚会上,赵阿姨两次登台演出,过了一把“明星瘾”。据她讲,参与演出的群众演员很多都来自各类免费艺术培训班,在丰富日常文化生活的同时,还能上台一展风采,大家格外欢迎。
    让群众走出家门,参与更多的公共文化活动,是蒲县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又一追求。截至目前,该县开办各类免费文化艺术培训班已达10余个类型,涵盖了书法、美术、声乐、舞蹈、体育等多个门类,形成“自助餐”式公共文化服务供群众挑选,并定期不定期举办书法、美术作品展览,声乐、舞蹈、体育等专场演出及赛事,为群众提供交流展示平台。同时,自蒲县奥体中心投用以来,该县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政府购买体育服务,既涵盖了群众参与度高的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项目,也有群众喜闻乐见的百姓健康舞、太极拳、游泳、门球等活动,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体育锻炼。
    如今,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推进,一场内容丰富、老少皆宜的文化盛宴正逐步呈现在蒲县群众面前,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根据自己的“口味”自主选择适宜的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王伟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