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市区五一西路的吴女士碰到了一道难题,她家的电饭煲和电吹风“生病”了,却无处“就医”。好不容易找到修理店,修理费却挺高,修还是买令她很纠结。
“我找遍了五一西路的维修店,不是修电脑,就是修‘大件’电器的,没有一家愿意接收电饭煲。”小家电“求医无门”,吴女士遍寻无果。在邻居的建议下,她在百汇市场找到一家小家电修理店,但是换个发热盘就需要六七十元,她不由地打了“退堂鼓”。
吴女士想起女儿的吹风机也坏了,顺便问了一下能不能修。结果,维修员直接建议她买一个新的。“小家电的维修价格较高,维修起来不划算,真的不如买新的。”吴女士说,随后,她在百汇市场购买了新的电饭煲和电吹风,共花费170元。
维修费用堪比新品价,小家电为何“维修难”?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小家电更新换代太快,配件难找且成本高,维修费用自然“居高难下”。在五一路经销电器的王师傅说:“小家电的规格不一样,配件种类也特别杂,进货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进什么,所以配件储备不全。而且,小家电修起来也费时间,好多维修店都不愿意维修。”
“求医”难、看病”贵使小家电成了“一次性用品”,如何处置报废的小家电也成了难题。“我家阳台放了好几个小家电了,就等着收垃圾的来,问问收不收。”市民杨先生一脸无奈,小家电的回收渠道不畅通,坏了以后连收破烂的都不要。其实,小家电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及,售价也越来越低。但是,没有专业的售后,使用寿命有限,最终就沦为废品了。”
记者 李静 实习生 陈亚楠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下一篇: 临汾市民出境游防“坑爹” 购物莫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