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大学迎新 那一抹难忘的温情

2016-09-08 11:21:2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又到一年开学季,大一新生们结束了十年的寒窗苦读,来到他们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在这里他们将面对更多的未知,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面对陌生的校园和同学,这一切都在他们措手不及时接踵而至,但这些并没有让他们感到孤单和迷茫。因为,在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情似火,青春洋溢,他们将自己知道的一切传授给新生,让他们快速融入大学校园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近距离了解这样一个群体:迎新志愿者。

  手把手教 事无巨细

  “你只管跟着我,其他的事情由我来做。”9月2日,来自晋中灵石的李俊颖准备到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报到,她刚下中巴车,该校15届艺术系的张迎就走上前去,亮了亮自己的迎新志愿者服务卡,接过李俊颖的行李。

  在张迎的带领下,李俊颖来到英华楼前艺术设计与传媒系的接待处,见到了系主任张辉,领取了新生报到单。

  交纳学杂费、办理图书借阅卡,交党团关系、办理手机卡、领取校服,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因为张迎的带领帮助,让从未出过远门的李俊颖感到轻车熟路。

  在公寓物品领取处,李俊颖领到了脸盆、被罩、床单等物品,张迎一股脑抱在胸前,领着李俊颖及其父亲走向她的宿舍。

  李俊颖选好床位后,张迎便帮她铺褥子、套被罩。“这些事情以前在家都是妈妈帮我做,真没自己动过手。”李俊颖虽然也想上手帮忙,却不知从何下手,在一旁手足无措。

  “大学对于每个学生而言,不仅仅是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是自理能力的提高。”张迎留下李俊颖的联系方式并告诉她,自己就住在楼下宿舍,如果今后学习和生活中碰到什么事情,随时可以来找她,作为师姐她肯定会竭尽全力帮忙。

  安排好李俊颖,张迎再次回到迎新志愿者服务队,开始为随后赶来报到的新生提供服务。去年刚到学校的时候,我也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学生,多亏了学长们的帮助,要不然绝对没有那么快就安置好。”回忆起自己踏进学校大门的境遇,张迎坦言,学长们给予她无私的帮助,现在,她也要将学校这一良好的传统延续下去。

  当记者询问其他志愿者的姓名时,他们相互一笑,指一指身上的红色T恤,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然后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

  上下齐心 贴心服务

  面对一年一度的开学季,记者了解到,为了迎新工作,张迎和其他志愿者赶在开学前三天就来到学校。本着“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的原则,学校召开了部署会,并对所有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

  “如果你还以为学校迎新就是停留在发传单的阶段,那你可就out了。”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为了让前来报到的新生尽快办理相关手续,适应大学生活,学校在微信公众号内设置了相关内容。前来报到的新生只需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学校微信,就能了解新生报到流程,更能全方位掌握学院概况、校园风采以及学校新闻等内容。

  迎新工作最忙碌的两天时间里,车队人员陈会龙每天往返于临汾火车站到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虽然他对这条路早就熟记于心,但开车仍很专注。学校对用车有严格规定,但面对迎新工作,领导专门批示,除了租来的大巴车外,还用这些公务车在火车站接学生。”陈会龙介绍,很多学生及家长走出火车站,看到这些迎新的“公务车”,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别的学校都不来车站接人,咱们学校不仅接,而且还是好车”,听到家长们的赞叹,陈会龙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欣慰。

  学校迎新工作结束当晚,院长王杏元召集各系主任前往学生公寓查看。在学生公寓,王杏元与学生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在食堂能否吃得惯,在宿舍是否住得舒服。

  “学校在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必须处理好每一个细节,让学生们感受到家的温馨,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在与学生们交谈的同时,王杏元安排专人对学生们的反馈信息进行记录,并安排相关负责人对照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统一处理。

  院长亲临宿舍与同学们一起拉家常,嘘寒问暖给同学们带来意外的惊喜。“真没有想到,开学第一天,院长和系主任就挨个来到我们宿舍,详细询问我们的生活,太让人感动了。”一位同学望着院长和老师离去的背影感慨颇深,在他看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能够深入学生之中,并在学生们前往上海就业时为学生们送行,其踏实、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是该校被命名为“全国十大就业率最佳高职院校”的最好注脚,更是对院长获评“中国民办教育终身成就奖”的最好诠释。

  记者 卢凯 苏亚兵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