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9月13日,临汾市中心医院骨科医护人员成功实施了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术,这是该院两周内实施的第三例同类手术。
那么,在患者的病变椎体被切除后,患者又该用何种材质替换椎体呢?患者的后期恢复又如何?
该院骨科主任王文革表示,原来传统的手术方式,在切除病变椎体后,会用钛网或普通的人工椎体代替原来椎体的位置,但是术后容易出现钛网下沉、移位及人工椎体不适合患处的形态、甚至脊髓再次受压等情况,而病变椎体的附件被切除后则无替代物覆盖而出现术后硬膜及神经根粘连等情况,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手术一旦失败,需再次手术。
9月2日,该院完成了全省首个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手术,又在两周内完成了两例,此项手术填补了我省在3D打印技术脊椎手术领域的空白。作为全省首例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术的开创者,主任医师王文革在结合前两例3D人工椎体植入术成功经验,为七旬患者制定了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螺钉内固定术。
“我们利用3D打印技术,依照患者的解剖结构,按照1:1结构制造出她二、三节椎体形态与长度的人工椎体。”王文革介绍,人工椎体的特殊之处在于能被制成海绵状的微孔结构,与之相邻正常脊椎的骨细胞可以长入其中,最终实现骨融合,缩短病人的恢复期。
目前,首位接受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术的患者戴女士,已能下地行走。她告诉记者: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有了高科技的医疗器械才能有如此好的恢复。”再有几天,戴女士就可以出院了,她想早点回家和家人团聚。
记者 祁欣 张蕴强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