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9月26日晚,临汾市小梅花蒲剧团“重走东征路”慰问演出落下帷幕,6天时间里,演员们用10场精彩的蒲剧演出为老区群众送去了视听盛宴。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省文化厅组织我省省直院团及部分市直院团举办“重走东征路”革命老区慰问演出活动,演出地点以吕梁市和临汾市等红军东征时期主要活动区域为主。我市小梅花蒲剧团前往洪洞县白石村以及永和县东征纪念馆进行了10场演出。
沿着伟人的足迹,临汾市小梅花蒲剧团首先来到洪洞县辛村乡白石村,上演了《荆州王》《蝴蝶杯》《薛刚反唐》《火焰驹》和《游西湖》等经典蒲剧,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随后,剧团辗转来到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再次为当地百姓奉上《蒲剧折子戏》《窦娥冤》《法门寺》《土炕上的女人》等剧目。
记者 卢凯
相关链接:
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位于永和县阁底乡东征村,距县城80余华里。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于2005年重新修建,占地2500平方米,分三个展厅,分别以“英明决策筑辉煌”、红军东征在永和”和“老区人民爱红军”为主题,用大量的实物图片、塑刻作品等真实地再现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东征历史画卷,全面展示了当年东征红军的丰功伟绩。
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泽东主席、彭德怀副总司令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进行了著名的渡河东征,壮大了红军力量,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红军东征期间,毛泽东主席率总部人员两次进驻永和县,前后共居住了十三个日日夜夜。在永和,毛泽东主席亲自指挥了在山西的对敌斗争;在永和,毛泽东主席组织召开了军事会议,将“渡河东征、抗日反蒋”的方针,改变为“回师西渡,逼蒋抗日”的策略;在永和,毛泽东主席亲自指挥东征红军胜利回师西渡。
东征抗日寇,西渡挽危局。红军东征,所向披靡,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东征期间,英勇的红军将士在党中央和红军总部领导下,转战山西境内75天当中,高举抗日义旗,浴血艰苦奋战,击溃了晋军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转战山西50余县,歼敌13000多人,俘敌4000多人,扩大红军8000余名,筹款50万元;组织地方游击队30多支,使我军在物资和兵员方面都得到了补充,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在红军所到之处,大力发展了党的地方组织,创立了各种形式的苏维埃政权,宣传发动了广大群众,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种,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同时使陕甘苏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其中仅神府苏区,就由东征前的六七个区扩展到二十八个区之多,并且和吴堡苏区连成了一片,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牢固地建立在陕北。红军东征在我党的革命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责任编辑: 吉政